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分享到:
20 连平 • 2014-02-20 10:55:47  来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E1960G0

必须指出,存贷比监管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加快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银行发展存款业务的困难与日俱增,部分银行的存贷比持续处于高位,加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为了保证贷款能按计划投放,银行必须在相应时点上保证存款达到应有水平,从而在月末、季末、年末运用理财产品等各种手段加大存款吸收力度。这一方面使存款进一步成了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在银行之间加大流动;另一方面部分同业存款摇身变为客户存款,改变了其存款的形态,这带来了存款市场间歇性大幅波动,也增加了行业的流动性紧张,尤其是推动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在这一体制下,银行不仅需要满足流动性监管的要求,保证不出流动性风险;而且还要使存款达到贷款投放的相应水平,这项规定是当前银行业很多不合理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整个银行业来看,近年来同业存款比例大幅提高:2006年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为8.6%,至2013年三季末则达到15.5%。近年来存款增长速度看似不低,2013年在贷款增速下降同时,存款增速还略有上升,这其实是假象。如前所述,存款统计数据中存在大量水分,行业负债中同业负债的实际比例要远比目前的水平高,保守估计在20%左右,银行业的负债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运用此工具无疑会在市场流动性已偏紧的情况下人为地增加市场压力,已经不切合实际。

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也会产生流动性收紧的效应。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利率管制,存款利率低于均衡水平。在近期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存款增速放缓,且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条件下,存款市场竞争明显增强,这导致在利率市场化初期我国存款利率呈上升趋势,而这与流动性偏紧的市场态势也形成了一定的非收敛蛛网效应。这一效应在2013年对流动性紧张带来了明显影响。

2014年流动性形势不容乐观

2013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启动QE退出,从2014年1月起首先将量化宽松规模从每月850亿美元削减至750亿美元。市场一般认为美联储逐步退出QE会引发资本加大力度回流美国,美元升值,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但我的看法是未必。资本在我国境内外的流动方向可能会有阶段性变化,比如QE退出之前和之初可能会有净流出,但市场会很快厘清QE退出的原因。美联储的核心政策导向是刺激经济增长,退出QE必要条件是确认未来经济形势乐观。而美国经济明确企稳回升会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追逐更高回报的投资标的,主要是两个方向,即股权类资产和增速较高的新兴经济体。而中国至少在中期仍然是较好的投资地,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高且较平稳;中美利差明显存在,也将吸引短期套利资本流入。综合各方面因素,明年美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不平衡导致人民币对美元仍有可能小幅升值。2014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方向应该还是以流入为主,外汇占款不会低。但基于2013年的表现,外汇占款不少却不等于境内流动性就一定宽松。

2014年IPO已经开闸,股市有可能短暂下跌后回升,可能导致更多资金流入股市,给市场流动性增加新的压力。而在金融改革方面,自贸区的资本开放会推进,但流出和流入都有开放措施,大致可以对冲。

2014年利率市场化也会循序渐进。同业存单2013年已经推出,面向企业和居民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也可能很快推出,这些负债产品的利率一旦放开,在目前国内融资需求较大且结构不平衡的条件下,利率会有上升的动力。存款利率此前已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后来银行基本上浮到顶,如果再放宽至上浮20%,看来还是会上浮到顶。

在贷款需求较为旺盛的条件下,存贷比的考核要求迫使银行努力争取存款,这将形成推动整个市场利率水平上升的动力。同时,以吸收存款为目的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高企,这实际上是利率市场化深化的结果。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后,目前利率水平不高的定期存款利率也将上浮。由于目前行业定期存款的比例达到50%以上,未来市场整体存款利率水平必然上移。在利差收窄的压力下,银行也会想办法提升贷款利率。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强的市场现状也将导致贷款利率难以回落。上述多方面因素都将对市场流动性形成收缩效应,这实际上已相当于基准利率上升,这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必须引起关注的结果。

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最好是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推进。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利率上升的幅度会比较小,实体经济受到的压力就会小。在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偏紧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反思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整个市场平稳运行的问题。如果不去深层次思考和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2014年流动性仍会偏紧。

货币政策需要灵活,监管制度亟待优化

面对这样的流动性形势,除了银行业自身应变以外,建议当局采取以下政策举措加以应对:

一是市场调节需要更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货币政策操作要更加注重灵活性。一方面应继续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调控工具,根据形势变化运用逆回购等工具灵活调整回笼和投放的力度,引导市场整体利率水平走向;另一方面则是要更灵活地使用再贷款、再贴现、SLO和SLF、定向央票等定向调节工具,以加强对重点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调节;并保持货币政策的连贯性,通过“放短抑长”的操作方法,保证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平稳,同时适当锁定中长期流动性。

二是尽快优化存贷比管理机制。未来随着银行负债结构多元化发展,现行定义下的存款在总负债中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同业存款占比会趋势性上升,存贷比监管的必要性也将随之降低,并最终消失。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银行的存贷比在百分之一百以上,银行并未出现流动性困难,这是因为其在一般性存款外仍有很多其他负债来源。在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未来各个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将更为明显,这一点在存贷比指标中难以得到反映。从长远看,取消这一监管规定是大势所趋,考虑到存贷比指标目前仍有一定的适用性,且属于法律规定,难以立即取消,在当前可以对该指标加以改进和优化。例如,对同业存款来源进行细分,将部分较为稳定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口径进行管理。可以考虑在存款压力增大、流动性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实质性实施弱化存贷比的具体措施。同时启动相应法律程序,最终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这一监管规定。

三是应对财政收支机制做出一定调整,合理规划财政支出的节奏。新一届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力度。从2013年金融机构口径财政存款实际变化数据来看,在经济企稳背景下财税收入增长较快。由于三公支出和计划外政府支出受到的监管力度加强,财政资金得到了大幅节约,2013年财政存款总体留存明显较多。这一变化事实上已打破了金融机构对财政支出创造流动性的预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政府在2014年应对财政支出做出更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一方面继续控制低效率政府消费规模,另一方面应增加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这对于稳增长和调结构本身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是可以考虑下调1-2次存款准备金率。在宏观审慎的框架下,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不应大幅调整准备金率;但为缓解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压力、维持利率市场基本稳定及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在2014年有必要小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鉴于利率水平上升本身就有“去杠杆”的效果,利率市场化期间政策过紧反而可能会增加系统性风险。在目前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偏高,货币乘数偏低的背景下,逐步有序地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到相对正常水平较为合理。短期内可先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当然,就像当年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对冲手段持续上调,并非货币政策收紧一样,小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货币政策放松。

本文来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77714
关注
27
文章
2437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