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五周年祭:全球经贸秩序颠覆 ——看全球区域性TTP、TTIP、RECP、FTA等形成路径与大自然环境之变
有数据显示,2013年1-6月底,美国对华发起了9项“337调查”,其中3项涉及手机电子产品。5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3年“特别301报告”,继续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名单。此外,美国还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或者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中美投资贸易协定》谈判也正面临这种根源的阻滞,用高屋建瓴的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等非关税措施来设置、提高对中国贸易壁垒,中国要在知识产权领域寻找突破欧美贸易壁垒的防线。中国中兴、华为的案例,已足以说明其保护手段的隐蔽、以及中国企业也有“致死”的把柄性被人牢牢的握住。美欧高科技贸易壁垒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出口能力,其周期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
选择高科技、知识产权以及高失业率等是美国各种各样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推动力。在当今全球化、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中,各国总有赢家和输家,而输家就会利用其所谓贸易准则去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自由贸易区就因此而大行其道。至于欧美限制某些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是为了保持欧美在全球的政治、军事、财富价值的优越性、可以一段时期领先地位。
中国面临欧美另起炉灶的贸易壁垒新趋势
TPP、TTIP已泾渭分明的要凌驾或摆脱WTO形成全球颠覆性的新贸易秩序和游戏规则。有学者分析认为,除传统意义上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贸易壁垒以外,中国还面临欧美TTP、TTIP最新贸易壁垒的新趋势。7月8日,欧美双方启动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贸谈判——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意在重塑欧美投资和贸易关系,建立一个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60%以上、事实上的全球国际贸易新规则。如果TTIP配合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两洋战略”(TTIP+TTP占全球经济总量近80%以上)得到实践落实,全球贸易版图将发生根源性颠覆的改变。
TPP与RCEP有源头的一些不同:TTP随着日本的加入,12个参与国的人口已达8亿、GDP总和约占全球近40%。而RCEP10+6国覆盖34亿人口(全球一半),全球极贫穷和最富裕(如新加坡、日本与缅甸、柬埔寨、老挝是全球贫富的两极端点)GDP总和约占全球经济近1/3。TPP12国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40%。同样旨在开放大市场,但两者却又“天上”与“地下”之差别。有分析认为,与一般自贸协定相比,TPP符合高收入、发达国家全覆盖、高水准、高质量整体经济最高规格的实际情况,原则上不承认任何例外商品、贸易差别,所有商品关税必须立即或者分阶段降为“零关税”,没有谈判交涉的任何空间,TPP它加入的“门槛”与高收入国家水平一样高(2012年世界银行规定的高收入国家起点为:人均国民总收入12476美元以上者),申请方需征得所有成员同意,方可加入。
RCEP则实施的“平民风范”,它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中国、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高收入国家为中坚(新加坡、新西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极贫困国家为成员(缅甸、柬埔寨、老挝等),16国平等互利,但达成协议是全球绝对罕见。RCEP有三大致命要害:一)没有国际大环境的国际货币的支撑、支撑,而TTP、TTIP两大自贸区都有美元、欧元的分别金融体系的保障;二)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亚洲没有一项国际政治、经贸组织“游戏规则”践行;三)是TTP、TTIP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80%,事实上已经改变、颠覆了WTO游戏规则运行, RECP国家政治、经贸的不确定性全球各国之最。
FTA双边自贸区,是韩国最拿手的国际游戏,几乎涵盖了主要发达国家。FTA与TPP、TTIP相比,具有天然的不足和无法改变的极致死角:(1)、无法建树整体的国际游戏规则一统大趋势,一如TTP、TTIP的规则效应则涵盖全球80%经济总量,既是签约FTA双边20国各个击破也无法形成整体机制而根源无法比拟;(2)、没有大市场的国际宏观整体效应,TTP、TTIP的“零关税”国际持续影响力,是FTA双边根源而无法企及;(3)、TTP、TTIP是一种整体经贸环境的颠覆与改变,FTA顶多是双边、稳固贸易的延续,无法一如“大自然法则”的改变——是知识命运、战略远见、人类智慧发明的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演进,符合人类不断进步的源头。
TTP+TTIP,因其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80%所采取的“零关税”策略而致人类生存的成本降至更低,将整体改变国家生存、延续的法则!
TISA,是全球服务业贸易协定组织主要由WTO中48个成员组成,其主要成员为全部发达国家构成(亦称高收入国家〈地区〉。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高收入国家”标准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12476美元及以上者),预定2013年末正式上路运行。该协定既有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也有为数少量的象智利、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该协定覆盖了全球70%的服务贸易,年贸易规模可达4万亿美元。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等其他世贸组织(WTO)成员国几乎都没有被纳入。
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囿第一大(欧盟)和第二大(美国)经济体之外、没有“游戏规则”的支撑和保障,欧美联手走向市场一体化,这对中国出口、投资和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带来深远而广泛持续的影响力和对全球贸易大环境的颠覆性改变。不管是TTP或是TTIP全球这两大财富利益集团都可能筑起一种排他的贸易壁垒,将远远大于欧盟美国对中国单个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关税法案的影响。如果欧美之间享受零关税或者低关税,各自产品在对全球大市场上就有了绝对的价格优势。中国出口到欧美的同样出口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后,就在价格方面就会失去竞争力,且长此以往就日益衰落,只能退回到中国国内市场,那么中国制造国际化就成泡影。如果欧美TTIP、TTP实施统一产品、行业规则和标准,那么中国产品如达不到欧美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要求,可能连欧美市场的大门都进不去。
TTP、TTIP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尽管中国与美国、欧盟存在日益频繁的贸易争端和国家大环境的分歧,但中美欧加强双边贸易关系的愿景会更加凸出而无法摆脱。中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加入TTIP或TPP进行磋商,或美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东盟10+6协定)的磋商,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机遇选项和变化、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关系中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突破口,否则未来参与全球化中的中国制造还有什么“游戏规则”可玩?又怎样持续、一步一个台阶不断的玩下去?
木已成舟,又如何来把握自己的命运?春去秋来,又何以延续人类文明演进收获?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