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发展现状: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阶段【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源协和(600645);赛莱拉(831049);冠昊生物(300238)等
本文核心数据:患者存活率水平等
——干细胞治疗适应症主要为自身免疫疾病、基因疾病等
疾病的治疗方式从药物治疗逐步转变为细胞治疗,主要因其具有独特作用机制、靶向性更强以及能为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由于干细胞的生物特性,人们期望通过干细胞疗法治疗疑难杂症,目前干细胞治疗适应症主要分布在自体免疫疾病、基因疾病、骨骼及软骨修复。
——中国干细胞移植治疗机构:超过20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江苏
目前中国唯一被认可的干细胞治疗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他干细胞治疗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阶段。截至2024年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2〕6号),在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备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医院总计264家,其中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江苏。
——中国干细胞移植治疗较成熟的机构以三甲医院为主
中国干细胞移植治疗主要是由开展干细胞治疗的机构组成,以三甲医院为主。国内比较成熟的干细胞医疗机构有解放军302医院、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和天坛普华医院。
干细胞临床治疗主要存在以下壁垒:
——中国干细胞移植治疗成效:存活率超过60%
干细胞移植(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或干细胞治疗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干细胞治疗方式。仅从概念上,因为干细胞的多能性和分化能力,注射干细胞到特定的组织,可修复疾病或者物理损伤的组织。然而,正因为概念的简单性和强大商业利益的驱动,干细胞移植亦成为商家和医院最为滥用的干细胞治疗方式之一,消费者和病人需要谨慎面对这种治疗手段。
干细胞技术广泛应用于骨骼及软骨修复、心血管疾病和自体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未来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不断发展,将应用于糖尿病、组织工程、肿瘤治疗。可利用干细胞及其产物细胞,结合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及药物开发等进行医疗或研究应用。此外,干细胞将来可能配合基因修饰,运用培养技术,使其成为人造器官组织的来源,目前器官移植来源有限,因此干细胞的潜力备受期待。
截至2023年,在中国干细胞集团接受移植的患者中,体重超过30公斤的占81.36%,年龄超过18岁的占66.22%,患者移植后五年的存活率高达60.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干细胞医疗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干细胞医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干细胞医疗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