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发电领域信息化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3亿元【组图】
国内发电领域信息化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东软集团(600718)、远光软件(002063)、海联讯(300277)、深信服(300454)、海颐软件(832327)等。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内参与者、装机容量
全国电力装机规模逐年提升
2009-2021年,中国电力装机规模逐年上升。2021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综合来看,中国发电装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全国范围内的供电水平逐渐提升,需求端的活跃表现推动发电领域信息化发展。
目前市场规模约为13亿元
2015-2021年发电领域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上升。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应用,极大程度地加快发电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2021年,发电领域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13亿元。
发电企业信息化存在四大特点
目前,中国发电企业信息化应用存在以下特点,分别是信息化应用贯彻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路;广泛、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发电企业信息;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加工处理;真实反映发电企业的运作效率。
行业内存在三大参与者
2021年中国发电企业信息化领域内,存在三大主要参与者,金智科技、四方继保、国电南自及其他中小型企业。根据国家电网、各公司的年报在发电领域信息化布局,金智科技和四方继保占据较多市场份额,占比分别约为30%和18%左右;此外,国电南自占比为10%左右,位居第三。
未来存在三大发展趋势
未来,发电领域信息化存在三大发展方向,分别是智能化、ERP和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和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企业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检索、智能代理等功能;将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向智能化发展趋势。
另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信息管理逐渐向知识管理演进,发电企业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并且发电企业的ERP系统是将企业的信息、业务、人等全局资源进行有机集成,通过集成使得流程得以疏通,效率得以提高,内部的各项管理控制程序得以真正贯彻。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力信息化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与模型;电力信息化产业重点区域发展状况;电力信息化产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