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蓄势待发
北京“限购令”的出台刺激了当地二手车市场的繁荣。2011年6月,北京新车与二手车的销售量交易量首次达到1∶1,这意味着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逐步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二手车行业研究员刘瑞柏认为,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步发展,新车市场增长会逐步放缓,新车销售对经销商的利润贡献也会降低,售后服务、二手车业务等将逐渐成为经销商的业务核心。
媲美新车市场
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二手汽车交易量也是节节攀升,全国交易量超过400万辆。新车交易量与二手汽车交易量的比例接近4.5:1,与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文化较为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明显偏低。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二手车的市场交易量大,通常是新车的1.5-3倍,己形成规模效应。德国和美国二手汽车年销量早在5年前就已是其新车销量的2倍和2.5倍,英国则达到3.5倍。
在西方成熟的汽车市场上,汽车报废周期平均为8-12年,而汽车更新周期平均为4年,可见二手汽车市场有相当的空间。
2011年底,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二手车交易量超过1000万辆,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5%左右;并鼓励发展品牌二手车经营,支持汽车供应商拓展品牌二手车业务,完善二手车流通网络;争取形成一批汽车、二手车、配件流通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骨干企业,培育3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区域性汽车流通企业,3-5家超1000亿元的大型汽车流通企业。
近几年我国二手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二手汽车交易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局部市场二手汽车交易甚至出现了“井喷”态势,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区的二手汽车交易量增长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新车。
自2000年以来,二手车市场一直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速。2011年,我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创出历年新高,达到433万辆,同比增长12.47%;交易额2108.8亿元,同比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二手车行业研究员刘瑞柏认为,,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步发展,新车市场增长会逐步放缓,新车销售对经销商的利润贡献也会降低,售后服务、二手车业务等将逐渐成为经销商的业务核心。预计,未来5年内二手车市场将迎黄金期。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手车市场。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广东、山东、四川、上海、北京、河南、浙江、辽宁、云南和陕西等排名前10位的省市二手车交易额,占到全国二手车交易总额的80%,显示出该行业市场集中度很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当然,这也意味着二手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旦时机成熟,二手车市场就会超过新车,成为汽车市场增涨的原动力和领跑者。
刘瑞柏表示,车企在现阶段提前布局中国二手车市场,依靠其固有的资金、品牌、服务质量等竞争优势必然能够获取市场利好;另外二手车市场与新车市场联系紧密,这也是销售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三方认证介入规划行业发展
在发达国家汽车市场中,新车利润占整个汽车行业利润的20%,零部件利润约占20%,售后服务领域的利润占60%左右,这其中包括二手车置换、维修保养等服务业务。
在二手车市场发展尤为突出的美国,二手车利润可占汽车行业总利润的45%,非常丰厚,而一辆新车的利润率通常不会超过5%。
当然,这也与二手车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交易方式的多样化、交易手续的简便以及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较大有关。
国外二手车的经营已经形成了品牌专卖、大型超市、连锁经营、旧车专营、旧车拍卖等多元化经营体制,其交易方式多样化。例如,直接销售、代销、租赁(实物和融资)拍卖、置换等。
在我国,信息不透明、诚信度低、行为不规范、售后服务差等问题正制约着二手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国内二手车市场中消费者与中间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二手车交易的达成。中间商压价收车高价卖车,隐瞒车辆实际情况的案例频频发生,让许多消费者对二手车颇有疑虑。
由于二手车信息存在于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如交通管理部门关于交通事故处理信息、保险公司有关保险事故处理信息、机动车维修单位的维修信息、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与保养信息、车辆美容与装饰单位的车辆装饰与保养信息等等,买方核实这些信息因为成本极其高昂而变得几乎不可能,让许多潜在的二手车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
同时,国内二手车评估现状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系统的评估方法和手段。评估过于注重价格的估算,评估师通常依赖个人的经验而非客观的流程对车辆进行估价,让消费者很难对二手车交易建立信心。
行业有必要引入权威的第三方独立检测认证车辆。这种权威认证二手车质量检测机构,与二手交易市场合作的模式也有利于提升二手车经销商的利润。
通常而言,车辆具有厂家认证,估价相对较高。一辆十来万左右的二手车,会比交易市场卖贵3000-5000元,而且还相当抢手。如一辆在市场报价不超过6.5万的赛欧,经过检测,达到厂家认证二手车的技术标准,将它作为一辆认证二手车销售,最终以7万元价格成交。
此外,交易市场具备第三方的权威认证以及对场内销售车辆的统一质保,方便专业的质保公司能够介入市场,降低了经营商户的风险。而认证的机构可以对场内交易的车辆进行统一收费,并按一定比例提取佣金。
更甚者,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还可以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对消费者提供二手车按揭,另一方面对经销商提供融资贷款,同时提高对购车者和经营商家的吸引力以及交易成功率。
连锁经营乃大势所趋
二手车利润丰厚,准入门槛低,正吸引着大批经销商加入到二手车从业者的行列。
这难免造成经销商数量过度,竞争加剧的局面。若要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则需要采取多样化营销策略,引入先进的经营模式。
二手车拍卖是日本、美国等国外盛行的二手车销售方式。在我国也并非新兴事物,除了传统的寄售和现场拍卖形式外,“网上拍卖”的形式正在国内流行,但其成交量并不乐观,逾九成的交易仍是依靠传统的直接交易或委托交易模式进行成功的。
尽管通过拍卖形式选购二手车,不仅价格低,而且车况透明有保证。然而由于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多种因素,如部分二手车商的不道德经营,在二手车拍卖场上弄虚作假,使得有时候二手车拍卖变成一场闹剧收场。国家政策的推进和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净化成为左右二手车拍卖发展的最大因素。
目前为止,二手车连锁经营模式仍是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比较理想的经营模式。国家商务部曾明文鼓励有条件的汽车品牌经销商等经营主体经营二手车,以及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后,依然采取招租方式,销售主体还是二手车经销商。但是,在车行的选择方面,会摒弃问题租户而选择诚信经营户入场。同时,交易市场在二手车的售前、售后方面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连锁经营,树立品牌效应,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车经营模式、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的今天,二手车交易市场依然忽视了对售后方面的建设,这也成为制约二手车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品牌二手车也正是看中传统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的这一劣势,向消费者大打售后服务放心牌。二手车市买卖双方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在无法准确了解一辆二手车完整、真实信息的情况之下,售后服务更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症结所在。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