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电子纱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供需基本实现平衡【组图】
电子纱是指直径九微米以下的高端玻璃纤维,由于其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燃性以及电气及力学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电绝缘产品中。
产量逐年增长
电子纱是指直径九微米以下的高端玻璃纤维,其由叶腊石、高岭土、方解石、硼钙石、硅砂等原料混合,输送至温度高达1600℃的窑炉之中加热成玻璃液,再经铂金漏板高速拉成玻璃纤维单丝,最后合捻成玻璃纱。由于电子纱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燃性以及电气及力学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电绝缘产品中。
从产能设置情况来看,电子纱的产量约占我国玻璃纤维产量的10%-12%,随着电子纱应用的增加以及电子纱市场景气度的提升,这个比例仍在逐渐增长。2012-2019年我国电子纱产量也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年,我国电子纱产量在63.2万吨左右,较2018年增长14.49%。
进出口波动变化
从进口情况来看,2012-2019年我国电子纱进口数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内电子纱制造技术不断提升,对国外优质电子纱产品实现了替代,同时电子纱产能不断增长所致。2019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2.13万吨,较2018年下降45.38%。
从出口量来看,2012-2017年我国电子纱出口量运行较为平稳,维持在1.5万吨左右,2018-2019年,我国电子纱出口量随着电子纱产能的增长和电子纱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于2019年成功反超进口量,实现2.31万吨,较2018年增长35.88%。
市场需求逐步扩张
根据“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可以得到2012-2019年的电子纱表观消费量。从该组数据来看,2012-2019年我国电子纱表观消费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电子纱表观消费量实现63.0万吨,较2018年增长9.76%。未来随着社会电动化、智能化的提升,预计电子纱需求将持续提升。
供需基本平衡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2012-2018年,我国电子纱产量与需求量的比值均小于1,国内需求对进口较为依赖,但随着我国电子纱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子纱产能的增长,我国电子纱逐渐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在2019年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玻璃纤维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玻璃纤维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玻璃纤维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