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演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演出经纪机构积极转型【组图】
我国演出行业市场主体可以分为演出经纪机构、文艺表演团体和专业剧场三个方面。随着演出经纪机构积极转型,除了不断在剧目中介、代理方面深加耕耘之外,在剧场投资等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在所有市场主体中,2018年,演出经纪机构为收入增速最快的市场主体。
演出经纪机构积极转型,收入增速为主体最快
传统的项目经纪公司往往专注于剧目中介、代理的单一模式,并不参与剧目的制作和投资。但随着剧院方对剧目参与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自营类剧场也进一步挤压了项目经纪机构的发展空间,这也促使项目经纪机构逐渐正视企业发展壁垒,通过转型来获得更多的行业话语权。随着演出经纪机构转型步伐加快,演出经纪机构总收入也越来越大,2018年,中国演出经纪机构总收入达到164.6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64%,为我国演出行业市场主体中总收入最快的市场主体。
传统的演出经纪机构以中介业务为主,演出经纪机构积极转型,目前自营收入也开始迎头赶上。2018年,演出经纪机构收入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仍然为中介收入,全年累计实现72.56亿元,占比达到44.1%;自营收入也逐渐成为和中介收入并驾齐驱的促进演出经纪机构收入增长的另一驾马车,2018年演出经纪机构自营收入达到70.16亿元,占比达到42.6%。
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不断涌现,文艺表演团体收入逐渐增长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文艺表演团体积极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优秀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涵盖了歌剧、舞剧、话剧以及淮剧、壮剧、滑稽戏、花鼓戏等丰富的艺术门类,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不断涌现。
在创作题材上,有在整体上反映改革开放给社会和民众带来深刻变化的民族歌剧《命运》,有弘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国家发展努力工作默默奉献精神的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也有讲述改革开放给普通人生活带来变化的话剧《船歌》、滑稽戏《顾家姆妈》、淮剧《小镇》;既有聚焦精准扶贫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花鼓戏《桃花烟雨》,也有赞美为国家的卫生事业耕耘一生的屠呦呦的歌剧《呦呦鹿鸣》,还有讲述普通人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话剧《干字碑》《塞罕长歌》等。
随着优秀现实主义题材的不断涌现,文艺表演团体的收入也呈逐年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文艺表演团体总收入为230.77亿元,为所有市场主体中收入最高,较上年同比增长7.20%。
艺术创作与市场需求仍存在断层,部分剧团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基金支持。2018年文艺表演团体收入中政府和基金补贴收入占总收入的29.59%,较上年增加6.03亿元。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舞台艺术创作项目300余个,资助资金逾4亿元。但是,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文艺院团为了申请政府资金支持,不考虑现实市场情况,甚至还出现免费送票、租赁观众等形式主义,造成艺术创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断层。
随着演出市场的发展和剧场业态的优化,国内剧场不再是仅仅提供演出的场所,而发展成为公众提供全民阅读、艺术展览、数字化体验、音乐欣赏、书画沙龙等活动的文化课堂和精神殿堂。剧场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凸显,逐渐成为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综合体。2018年,专业剧场总收入为165.2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41%。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国际演艺产业现状与经验借鉴;中国演艺发展环境和现状;主要细分市场(音乐演出、话剧演出、曲艺演出、儿童剧演出)的市场分析;中国重点区域演艺产业的发...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