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小长假 制度开始实施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组图】
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我国为了激发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出台并实行了“2.5天小长假”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增加了旅客的休假时间,符合旅客短期旅游的计划,将会利好短途游及自驾游市场的发展。
“2.5天小长假”制度实施及背景
“2.5天小长假”制度出台
2019年1月10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其中提到:将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此政策公布后引发网友热议。
实际上,河北推出的“2.5天小长假”方案并非新政策,其“历史”可以追溯至2015年。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直接谈及优化调整休假安排,提及有条件的地方实行“2.5天小长假”政策,随后河北、江西、贵州、重庆、甘肃、陕西、福建、浙江和广东等20余个省份均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新的休假模式。
促进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
近几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吸纳就业、带动农业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测算,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大约占GDP总量的11.15%。国家实行“2.5天小长假”政策主要是为了激发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2.5天小长假”政策实施,利好旅游行业发展
国内旅客以短期旅游为主,利用年假和周末出游成为主流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可知,目前国内旅客旅游花费时间长度集中在2-7天,其中花费2-3天占比最大,可以看出国内旅客旅游类型还是以短期旅游为主。
另外,根据携程旅游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国内旅客利用黄金周出游依然最为集中(10.8%的旅行者选择在春节、十一两个7天长假出游),但随着年假制度的落实和国人出行观念的改变,利用平时年假和周末出游成为主流,分别占比52.7%和19%。另外,在平时出游价格几乎是节假日的一半,而且景区人少体验更好,因此更倾向于利用年假出游。
“2.5天小长假”制度实施,可刺激短途游及自驾游
2.5天休假制度实施后,游客的休息时间将增加四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小长假的时间,出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将会呈现短距离辐射周边大中小城市的趋势。因为增加了半天的休假时间,游客的旅游时间更为宽松,旅游安排也可以更加从容,所以游客就能选择更远的旅游目的地。由于短途周边游的时间通常控制在车程4小时内(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距离在151-300km的出游最多),因此大城市周边的短途游及自驾游方式较受欢迎。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可知,中国旅客出行范围选择如下: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旅游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国内外旅游业市场发展状况;旅游景区、酒店、餐饮、旅行社等旅游子行业发展状况;中国旅游市场消费格局及业态发展状况;中国主要...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