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品油行业发展特点总结及2019年发展趋势分析 成品油走向买方市场【组图】
2018年成品油行业发展特点总结
——受政策、基本面影响大
2018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在政策、行业基本面等诸多影响下,如成品油消费税、成品油出口方式、炼油领域专项整治等相继公布,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汽柴油的价格变化波动较大。
——陆续调价,国内汽、柴油价格将迎来“四连跌”
自2018年12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将迎来“四连跌”。2018年12月,发改委公布2018年最后一次成品油价格调整。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8年12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折合零售价格92#汽油和0#柴油分别下调0.1元/L。自进入11月份以来,油价开始大幅下调,不断刷2018年内最大跌幅,截至此次调价后,年内涨幅已完全回吐。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如下。
——我国成品油市场稳步增长
我国成品油的销售市场以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为主,成为各种车辆、飞机的主要燃油,成品油的需求相对稳定,而我国的石油化工生产的成品油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供大于求,有所剩余。2018年1-10,我国成品油的产量达30365万吨,同比增长7.0%。我国的成品油的三大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在我国的成品油市场占有主导地位。
——成品油进出口情况进口依然保持上涨态势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成品油销售压力增大,进一步放大我国的成品油出口量,保持产销的平衡,避免给石油炼制带来危害,积极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满足成品油销售的需要。从2015年开始,我国成品油出口超过进口,且近几年成品油进出口量均保持上涨态势。
2019年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展望
针对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实际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其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逐渐提高中国成品油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扩大成品油的销售量,使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成品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
——成品油的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
我国的成品油的销售以往是卖方主导的,没有进行更好的市场调研,对买方的需求不了解,导致供销矛盾的出现,为了达到买卖双方的协调统一,建立买方市场,依据买方的需求,组织生产,使成品油的销售变得容易,避免产品积压,导致油品质量的下降,给炼油化工生产企业带来损失。
虽然车辆的保有量不断增多,一些小的炼油厂也得到一定的产量,占据一定的销售份额。对炼油化工生产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未来需要进一步开拓分销市场,实现买方预约的购销渠道,形成炼油化工生产企业的产品,一出场就进入到销售的环节,避免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
——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加剧
随着成品油市场的更新变革,越来越多的炼油化工生产企业,为车辆提供高质量的成品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国外的进口和国内的生产企业之间产生竞争机制,成品油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具有优势,而产品质量等级低,价格高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显示更多的劣势。因此,为了提高炼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炼化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研制新的工艺技术措施,节约炼油化工生产的成本,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未来,成品油的销售必须结合买方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形成自有的品牌,逐渐改善油品的等级,树立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独立的销售空间,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满足成品油生产的技术要求。
——开拓新的营销市场
提高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预见性,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计划经济的营销状况,不再是计划生产,计划销售。通过买方市场的控制,调节炼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行状况。不断增强客户的信任度,扩大买方市场;积极开展国际营销策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提升产品的质量标准,使其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创造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应用品牌效应,促进成品油的销售,提高炼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发展。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随着成品油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成品油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成品油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