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数据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三大因素利好,前景广阔
一、政策:持续利好
2015年以来,国家战略推进医疗机构、区域信息化及医疗大数据应用建设,促使医疗大数据产业正在加速形成。2015年8月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关于数据使用的总体要求;2016年6月底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医疗大数据正式纳入国家发展,其对医疗大数据融合及共享开放建设,在医疗、医药、公共卫生、医保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此外,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到2030年达到16万亿,行业前景极其广阔;2017年1月卫计委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更是明确了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
二、资本:热度不减
据IT桔子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医疗大数据投融资事件开始迅速增多,2016年最多共66起,2017年略有下降。2018年,健康医疗大数据仅在Q1便发生了35起投融资事件,其中12件来自医疗信息化建设,多为利用AI、语义识别、数据模型,挖掘诊疗信息,连接院内院外平台等类别的企业。受人工智能热潮影响,2017年辅助决策类共发生17次投融资事件,2018Q1共5起,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该领域,极大促进行业的发展。
三、技术:应用价值明显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从体系搭建、机构运作、临床研发、诊断治疗、生活方式等方面为健康医疗模式带来深刻变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从而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就医习惯改变,降低从个人到国家的医疗费用。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价值明显。
总而言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资源供给,有利于激发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培育新的业态和经济增长点。
四、三大因素圈出广阔的前景
医疗大数据已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市场认可、资本扶持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医疗大数据已经进入初步利好阶段。未来,随着政策、资本、技术三大因素的持续利好,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政策层面,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各试点省市的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未来医疗大数据行业会持续规范化发展。
技术层面,目前信息化、物联网、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深度学习、认知计算、区块链、生物信息学及医院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带来基因测序、穿戴设备等数据采集成本下降,导致数据爆发性增长,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奠定了规模基础。未来,随着影像识别、自然语义、认知计算、生物信息学、区块链与应用场景的深入探索,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在医疗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有效模型建设。
资本层面,在医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政府热情高涨,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对其青睐有加,仅在2018年一季度就发生了35起投融资事件,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资本进入该领域。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全球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健康...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