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64家独角兽所在行业分析 云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云服务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行业高景气甚至已蔓延全产业链,包括芯片、存储、应用开发商等均借势崛起。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国内已诞生多家国产云服务独角兽厂商,并大体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一、云服务独角兽企业估值差距大,阿里云遥遥领先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云服务行业共有8家企业上榜,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Ucloud优刻得云计算、百望云、七牛云、青云QingCloud、华云数据。
这8家云服务独角兽估值总额达到502.9亿美元,平均估值为62.9亿美元。其中,阿里云一家独大,估值高达390亿美元,是排在第二的腾讯云估值的近11倍,且超过后面7家估值总额之和的3倍。凭此估值,阿里云在所有独角兽中排在第4位。
图表1: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估值及排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从所在地来看,与其他行业类似,云服务独角兽企业同样集中在北京、上海,分别有3家、2家独角兽;杭州、深圳、无锡各有1家云服务独角兽企业。杭州虽然只有1家云服务独角兽,但估值总额却远远超过其他城市。
图表2: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所在地分布(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二、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不多,但估值较高
在164家独角兽企业所在行业中,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比仅为4.88%,在所有涉及的行业中排在第9位。尽管独角兽企业数量不多,但因为有阿里云这个超级独角兽,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估值总额排到第5位,仅次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交通出行和智能硬件领域。
图表3: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估值占比及排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三、云服务独角兽企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在8家云服务独角兽企业中,阿里云成立时间最早,于2009年成立;最晚成立的是百望云,成立时间是2015年。2011年是云服务独角兽企业成立最多的一年,共有3家独角兽在改年成立。
图表4: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成立时间分布(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从融资情况来看,阿里云、腾讯云各自背靠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因此暂未披露有关融资的消息。在已披露的独角兽中, 最新融资轮次都在D轮及D轮以上,资本热度高。截至目前,金山云共融资58.3亿元,最新融资7.2亿美元;华云数据共融资25.5亿元,七牛云共融资22.7亿元,Ucloud 共融资20.3亿元,青云QingCloud 共融资18.93亿元。
图表5:云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融资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从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云不愧为云服务行业龙头企业,2017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1.68亿元,同比增长100.65%。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在国内云服务市场占据约47.60%的市场份额;腾讯云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9.6%,是目前阿里云的主要竞争对手。
图表6: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四、云服务行业持续增长,巨头们大肆抢夺市场份额
云服务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的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也被称为云计算。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服务按照服务模式可分为SaaS、PaaS和IaaS,按照部署模式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图表7:云服务按照服务模式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图表8:云服务按照部署模式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目前,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云服务行业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展现出勃勃生机,不但造就了诸多云计算巨头,还帮助企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变革。上述云服务独角兽企业的高估值,便是云服务行业有着巨大潜力及广阔前景的最好佐证。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710.3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6.0%。预计2020年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其中,SaaS仍是全球云计算市场的最大构成部分,2016年市场规模385.67亿美元,远超IaaS和PaaS市场规模的总和,占据市场54%的份额。
图表9:2014-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图表10:全球云计算市场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庞大的市场机遇下,我国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盛宴。2017年4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该计划目标是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而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还仅为1500亿元,距离2019年的目标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云计算产业将高速发展。
图表11: 2010-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APP
总体而言,我国云服务产业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建立,形成了开源和软件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仍然缺乏标准,同时企业使用云服务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与美国等发达市场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为缩小差距,未来5-10年,我国云服务行业将向着三个重要方向发展:一是信息处理的集中化、云化、网随云动;二是大数据的发展对云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需要具备扩展性、弹性、资源池化、自助服务、可度量、低成本、按需支付和故障容错等能力;三是混合云的发展受到重视,云端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技术上这不仅需要一个深度软件定义的云计算管理平台,还需要云和端的良好感知,同时要适应各行各业的应用开发需要,及通过不同的终端使用丰富的云端应用。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云计算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云计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云计算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