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中国企业打破美国垄断 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2017年10月24日,十九大顺利闭幕,在十九大召开期间,我们一次次听到一些振奋人心的新名词,如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在将这些新名词变为现实时,广大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据央视节目报道,一款为无人机和商务机设计的航空发动机在河北廊坊科技园顺利通过考核。据介绍,该款涡扇发动机的耗油率、寿命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有的零件都是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的。在这些零部件中,单晶涡轮叶片可以说是难点中的难点,单晶叶片处于航空发动机中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是航空产品第一关键零件。它的成功攻克表明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取得重大提升。
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经过数十年持续投入和研究,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近年来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改进型涡扇-10B型发动机、涡扇-18发动机及FWS-10B发动机等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动机相继试飞成功。
图表1:我国航空发动机近年来进展概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外航空发动机制造仍存差距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单是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连生产这些零部件的机床设备的制造技术也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即便是军工领域,受限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及行业本身的技术积淀不够,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一定的差距。
图表2: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技术指标对比(单位:吨,K,kg/daN•h)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各国航空发动机制造竞争力对比
作为传统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强国,美国、欧盟等航空发达国家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发展与产品研制过程中,不断出台重大专项计划攻关,如美国的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IHPTET)计划、极高效发动机技术(UEET)计划,环境负责航空(ERA)计划以及欧盟的系列框架计划。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技术研发投入使得美英法等国家在航空发动机的全产业链形成了突出的技术领先优势。俄罗斯尽管拥有强悍的航空工业,但在民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方面比起GE、罗罗及普惠尚有差距,始终没能在世界商用飞机这块无比巨大的蛋糕上分到一口。
图表3:各国航空发动机制造竞争力分析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家政策持续发力
作为综合国力重要体现的航空制造业,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该行业的支持。无论是专项政策还是国家整体战略规划,资源配置都体现出对航空制造业的倾斜。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报告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
2016年5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在北京市完成工商注册,中国航发也由此跻身中国十二大军工央企之一。
2017年2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今年的一个重点任务是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图表4: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潜力大
一系列的政策相继出台,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近年来的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及技术积累的状况下,国家开始逐渐发力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未来20年民用航空发动机总规模为3806亿美元,平均每年约190.3亿美元。
以上部分数据来源于《2017-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航空发动机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