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家粤企折戟IPO
6家存在持续盈利能力问题
尽管2012年以来,新股发行改革措施不断,监管机构也有意淡化对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并提高企业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的完整性,但前瞻投顾在对IPO被否企业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2012年37家被否企业中,有15家企业是败在了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上。可见,作为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发行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仍然是考量其是否符合上市要求的重要指标。
就广东地区而言,广东通宇通讯、广东先导稀材、深圳明源软件、深圳雄帝科技、深圳天珑移动、深圳市崇达电路等6家企业,2012年都在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上栽了跟头。
根据前瞻投顾对200余家企业进行上市辅导的IPO咨询服务经验来看,持续盈利能力存疑通常表现在行业前景黯淡、毛利率低于同行、库存过高、客户结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而追根究底,影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判断的,还是在于拟上市企业缺乏对细分产业的深度研究和精准把握。
如果拟发行人在递交上市申请前,对企业所处细分行业进行一个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链格局、上下游关系、发展瓶颈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国内外政策环境等,那么,企业所制定的经营战略便会更科学、合理,也更具前瞻性。如此一来,所谓的行业前景黯淡、毛利率低于同行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便不会成为企业发行上市的绊脚石。反而,因为对产业发展有一个前瞻性的预判,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更能符合行业和市场发展的方向,对于企业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揭示也更全面、更真实。
以广东先导稀材为例,其IPO被否主要是受下游光伏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所致。我国光伏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6成销往欧洲。但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行业陷入寒冬,包括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等在内的先导稀材主要下游客户,都开始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显然,下游客户的经营困境,必将影响先导稀材的盈利能力。无独有偶,深圳明源软件也是受下游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影响,导致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与先导稀材和明源软件不同,深圳崇达电路的主要问题是公司产能过剩。前瞻投顾分析认为,从产能利用率及市场占有率情况看,崇达电路现有产能已现过剩迹象,同时公司主要的销售市场在海外,占总销售额的80%以上,而欧洲市场占公司总销售额25%左右,显然,欧债危机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造成公司盈利能力可能无法持续。显然,这也是缺乏市场认知的表现。
如果说,上述3家企业多少有受到行业、经济等外部环境影响的话,那么,广东通宇通讯的问题则主要出在自己身上。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毛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射频器件为例,同行毛利率均在20-30%之间,而通宇通讯的射频器件毛利却仅为13.80%。这是毛利率低于同行导致持续盈利能力存疑的典型代表,如果企业能提前做好竞争对手分析,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也就不至于在IPO临门一脚被迫出局。
5家存在募集资金运用不合理问题
作为粤企IPO第二大被否重灾区,募集资金运用不合理也同样值得重视。前瞻投顾统计发现,包括广东通宇通讯、深圳明源软件、珠海亿邦制药、广东利泰制药、深圳天珑移动在内的5家广东企业,此轮IPO被否都与募集资金运用有关。
尽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个性问题,比如募投项目产能消化困难、扩张计划与政策相悖、募投必要性存疑、下游行业景气度不确定等,但前瞻投顾在对200余家企业进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根源于企业在做募集资金运用计划时,没有结合市场容量、市场发展趋势、政策要求等宏观环境,从而导致了募投项目偏离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可见,一个充分的细分市场调研,是科学设计募投项目的基础。
以珠海亿邦制药为例,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粉针剂产能扩建项目、冻干粉针剂产能扩建项目、质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三个项目。其中前二者是募投的主要方面,将涉及建设4条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将增加11,560万支/年。而目前亿邦制药的产能仅为3,600万支/年,这意味着,新增产能将超过现有产能的3倍,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5亿支/年。产能能否消化、如何消化将是很大的问题。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