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电动机制造业将转向“服务型制造”

分享到:
• 2012-11-05 09:27:5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086G0

电动机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商业及家用电器、医疗电器设备等各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动机制造行业的产销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未来,高效节能电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将向率先布局的领先企业集中,行业将再度点燃战火。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动机制造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电机制造企业应建立自主品牌,发力高端,拓展海外市场,保障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向航空、航海、军工、核电以及特种电机等新领域发展,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效节能是机会

我国的电动机生产从1917年至今已有95年的历史,该行业在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随着电力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产销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2011年,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6.92%。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制造业普遍下滑,电动机的同比增速下降到11.20%之外,其他年份,我国电动机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比均在20%以上,即使在2011年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电动机的同比增长仍达到21.87%。

小功率电机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进步最为突出,国内许多企业都引进和添置许多设备,以确保大批量生产的品质。同时,外资企业大量移师中国,为降低成本,都希望零部件本地化,这也大大促进中国小功率电机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已出现一批较高水平的零部件制造厂家,产品除与国内配套外,还远销海外。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动机制造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7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8.32%。其中,进口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5%;出口额为115.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实现贸易顺差60.00亿美元,贸易顺差相比于2010年增长27.8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摩托车、金属加工机械、电力、石化等电动机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从而带动了电动机的市场需求。未来四年,我国会比其他国家增长的更快,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可达3614.1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2012-2015年中国电动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6年中国电动机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动机制造行业研究员洪远见指出,作为国民经济中主要的耗电大户,节能是电机行业永恒的主题。目前我国的能源短缺大多是因为能源浪费和利用不当所造成。据统计,国内工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其中电机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60%-70%。我国IE1等级的电机市场占有率接近90%的市场份额,而企业达到IE2以上的高效节能电机比例只有8%。这对整个社会资源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实施电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3个百分点,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千瓦;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电机产品。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以及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高效节能也已渐渐成为国内企业的共识,随着财政补贴政策的落实以及由于此前基数较低,预计高效节能电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谁将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迅速成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截至2011年底,国内规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电动机企业有765家。虽然生产企业众多,但单一生产企业市场份额普遍较低,市场集中度不高。

不过,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整合期,市场份额正不断向业内大型企业集中,涌现了一批产量规模大、产品水平高、质量好、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但至今还没有一家的产品份额能在国内市场上占到统治地位,且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动机制造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我国电动机制造企业要想在市场称雄,就应在产品的研发上更加贴近下游客户需求,同时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电动机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具体而言,首先,应以市场为先导,提高技术和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现阶段,我国在电机领域的技术劣势较为明显,落后世界3至5年,引进、开发和推广先进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同时,还要瞄准国内外市场,为用户及时提供高质量、低价位、具有创新功能的新产品,实现生产经营型向市场经营型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创新不仅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上的创新,还包括制造、管理观念的更新、组织的重构、经营的重组等。实践证明,综合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最强大的竞争武器。

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并把发展连接上下游产业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企业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时,应把重点放在提高科技开发、市场调查等产品生产之前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提高其所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

其次,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由于电机技术门类的多样性,对产品开发、设计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中国电机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大力整合公司的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建立起对核心骨干员工的培训与职业规划体系,不断提升员工的价值和核心能力,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人员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行业合作、共享技术、实现共同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国际化和需求主导市场。我国电机制造厂家众多,存在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各自的技术优势,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各企业联系起来,实现资源、信息、技术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同开发和制造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抓住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为企业创造利润。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