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板栗老师 板栗老师 的回答 2019-08-13 13:53

    第一:科技驱动,旨在获取更多科研成果

    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始于1958年,止于1976年,以美、苏两国空间竞赛为标志,开启了人类深空探索的序幕,实现了月球飞越、撞击、环绕、软着陆、表面巡视、无人采样返回和载人登月。

    其中俄罗斯完成了3次无人月球采样返回,美国实现6次载人登月,获取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探测成果,促进了大量新兴学科的诞生,一大批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

    月球探测的再度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航天国家纷纷启动并实施了月球探测活动,截至2018年12月共进行了16次发射(美国6次,中国6次,日本2次,欧洲1次,印度1次)。

    新一轮月球探测更注重科学驱动和新技术的应用,旨在获得新的科学成果,探测器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全、寿命更长。90年代以来的月球探测活动呈现出科学目标明确、参与国家众多、规划长远、成功率高的特征。

    是图表1:全球航天业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各国均在积极进行登月探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世界共实施了116次无人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月球飞越、环绕、着陆、巡视和采样返回探测。

    是

    图表2:全球无人月球探测任务分类统计

    (注:1、斜杠后的数字为任务成功的次数。2、括号中的数字分别置:中国两次巡视任务包含在软着陆任务中,印度的一次撞击探测包含在环绕任务中)

    整体来看,世界航天呈现“金字塔”式格局。美国及欧洲的航天产业实力处于第一梯队,稳居“塔尖”位置;中国与俄罗斯并列第二梯队;印度、日本及以色列处于第三梯队。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共同构成金字塔的中坚力量。

    是

    图表3:世界航天产业竞争层次

    第二:月球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

    探索星际空间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无论是出于应对能源、资源危机的未雨绸缪,还是为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实现宏伟的移民外星计划,对外太空的探秘是人类不能停止的发展脚步。

    月球探测的下一步仍是利用先进机器人技术、先进钻岩技术、先进测量分析技术等对月球资源及其蕴藏量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为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获取重要的数据资料。

    除此以外,开采月球上这些资源还有什么用呢?据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苏萌在今日头条创作者的演讲上介绍,主要源于资源自身的巨大商业价值及人类对太空探测的诉求。

    “第一,是地球的需求,把稀有金属带回来,地球上的重金属在形成早期就已经沉在了地球的地心里。地面很少,我们做戒指用的铂金,从哪儿来的?其实就是几十亿年来,天体小行星撞到地球表面以后留下的残骸。

    第二个,是太空探测的诉求,这些小天体里面有很多元素,还有水。那么以后人类在太空上生活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把水搬到天上去,只需要直接把行星的水开采出来。这些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变成液氢、液氧,而这就是我们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火箭发动机的主要来源。所以这就可以打开我们对太阳系深度探测的需要。”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苏萌

    发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肖蕴轩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航天国家在推进月球探测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月球原位资源利用(ISRU)技术的研究。未来登月活动将从科学探索向勘探应用发展,月球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是未来发展的热点。利用月球固有的矿产资源,满足月球基地建设对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将成为未来月球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未来无人月球探测任务重点将聚焦月球背面、极地以及水资源和矿藏,以月球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利用以及通过月球走向更远深空为目标,并且利用月球特殊的环境条件开展天文观测、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验证等。

    目前,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均制定了月球着陆探测计划,2019-2025年将实施多个月球着陆任务。预计未来数十年,各航天大国将在月球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科学探索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是

    图片来源:NASA

    第三:树立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月球,一直是各个国家争相探索的领域,不仅因为月球上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而且有利于树立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谁先征服太空,谁就能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更多主动权、话语权。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是月球探测的第一个高潮期,这期间的月球探测以苏联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空间竞赛”为标志,重在展示国家实力。为赢得竞争,这个时期美国和苏联均制定了载人登月计划。

    从美国前总统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于1962年在赖斯大学的一篇关于航天事业的演讲可以看出一二,以下为演讲部分内容:

    “我们的先辈使这个国家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第一波浪潮,掀起了现代发明的第一波浪潮,掀起了核能技术的第一波浪潮。而我们这一代绝不会甘愿在即将到来的太空时代的浪潮中倒下。我们要加入其中,我们要领先世界……”

    而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国际关系也面临着合作与竞争。特别是航天工程因为其浩大与复杂,早已溢出国界。即便是在冷战时代,对立的苏美两超级大国,也在空间领域展开了合作。谁想参与相关领域,都必须拿出相应的能力展示与技术准备。

    目前,不少国家均在航天领域实力深厚,就登月项目这项指标而言,是展现国家实力的重要见证。

    从科技实力来看,以专利数量为衡量尺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到了创纪录的138.16万件。排在中国之后的是美国(606956件),而俄罗斯排名第八位,专利数量为36883件。

    是

    图表4:各国受理专利数量情况

    在专利申请量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的申请提交了56142件PCT申请,其次是中国(53345件),而俄罗斯PCT申请量排名甚至跌出前20。按照这一趋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预计中国将在今后两年赶超美国。

    是

    图表5:全球PCT申请TOP20地区(单位:件,%)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