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蔡志濠 蔡志濠 的回答 2019-07-21 18:19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升级改造配电网",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促进智能互联,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现代配电网。有序放开增量配电网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有序投资、运营增量配电网,促进配电网建设平稳健康发展。 

    中心城市(区)围绕发展定位和高可靠用电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配电网,供电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型城市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城镇地区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全面支撑"京津冀"、"长江中游"、"中原"、"成渝"等城市群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发展需要。积极服务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做好与城乡发展、土地利用的有效衔接,将管廊专项规划确定入廊的电力管线建设规模、时序纳入配电网规划。

    国家能源局2015年8月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计划指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国内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覆盖率仅为8.9%,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配用电自动化水平很低。 国外的配电网建设投资一直大于输电,日本配网自动化覆盖率为58%,德国为56%,韩国为45%。与国外先进电网企业相比,两网公司经营区配电网尤其是12千伏配电网在网架结构、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还有相当差距。

    长期以来对于忽视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弱。2015年以前,我国电力建设一直以发电(电源)与输电领域为重心,目前已形成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渠道多样化,输电网线路长度与变电设备容量持续上升的世界最大电力网络。相比之下,对于配电用电,尤其是城镇与农村配电网络升级优化,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一直较小,配用电领域的发展也一直处于落后水平,直至2016年才稍有起色。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