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科技、医疗、企服发生融资案例数量排在前三
2018年是我国创业投资市场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到金融监管收紧、税收政策预期不稳,再到资本市场深幅调整,都对创业投资市场带来较大影响。2019年上半年,科技、医疗、企服三个产业发生融资案例数量排在前三,且超亿元大额融资数量也是位于前列。从整体融资数量来看,文创、生活服务、金融、房产行业融资发生次数直减50%以上。融资金额方面,金融领域下降幅度最大,零售、汽车行业相较稳定。
图表 1:2018-2019年国内各行业融资情况对比(单位:亿元,起)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投融资主要聚焦在泛科技、医疗、企业服务等领域。大额融资主要发生在汽车、零售、泛科技领域。单笔融资超1000万美元,泛科技行业发生88起,其次医疗83起。过亿元融资数量最多的行业是医疗,其次是泛科技。融资金额单笔超10亿人民币,汽车行业14起,其次医疗及泛科技行业发生8起、生活服务6起。
图表 2:2019年上半年我国各行业融资情况汇总(单位:亿元,起)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下半年投资方向重点聚焦于泛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
2019年下半年创业投资市场延续2018年以来的走势,优胜劣汰的市场分化现象将愈发明显,其投资方向将重点聚焦于硬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
1、以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硬科技”
“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往往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投资硬科技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创投业界的共识。一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5G网络、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将带来数字经济的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世界的智能化和产业变革。二是智能制造。通过机器人、数控机床、物联网传感器等智能设备,进行价值链整合,形成一种高效、柔性的生产制造过程。未来,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2、具备抗周期属性的生物医药行业
在整体投资风格偏向谨慎的环境下,生物医药等抗周期行业成为投资机构的首选。2018年热映影片《我不是药神》让全民意识到医药自主的重要性,其展现出的巨大商业价值促使投资机构纷纷布局医药行业。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目前,每年家庭医疗健康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市场整体蕴藏着大量增量机会。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健康领域的市场规模将高达8万亿元。
新型的医药研发和生产模式开始逐渐匹配创业投资的整体风格。例如,试点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让医药市场的要素流动更加灵活,促进了多种医药外包服务模式。新制度不仅缩短了研发时间,而且也鼓励新药创新,尤其是那些不断探索商业新模式的创业企业由此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与创业投资强调被投企业应具备轻资产、高增长的特性完全相符。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