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蔡志濠 蔡志濠 的回答 2019-08-27 14:49
    感谢您的提问,希望简短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启发,更具体的增值服务请联系本公司客服。另外,近年来O2O模式兴起,盈利点趋向互联网模式,您平时可以多多关注。

    家政行业现状和面临的痛点

    家政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由专业人员进入家庭成员住所提供或以固定场所集中提供对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的照护以及保洁、烹饪等有偿服务,满足家庭生活照料需求的服务行业。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

    尽管我国家政服务业虽发展快速,但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明显。商务部副部长表示,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质量还没有完全跟上发展速度。服务质量不高,拥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服务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总体偏少;企业小、散、弱特点明显,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比例很低;市场存在无序竞争,行业诚信不足,服务人员不安心工作,消费者存在不放心消费等现象。

    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

    1、消费升级推动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的家政服务需求集中于政策化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二胎政策的推行,创造了大量家政服务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中国国民的消费能力和支付能力变强,消费升级,对家政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迅速提高,刺激家政行业自我改革,促进其专业性和规范度的提高。

    2、家政服务O2O平台逐步深入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家政服务正处于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家政服务O2O平台的运营模式不仅丰富了中国家政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如员工型和平台型等),通过技术完善服务功能(如GPS定位寻找周边对接员和大数据智能匹配客户和家政员等),还利用平台优势拓展服务内容(如建立从业人员数据库进行考核和培训、开关家政相关产品的销售等)。

    3、家政服务社区化,与其他行业融合渐成趋势 

    中国的城镇家庭大部分居于小区之中,具有用户粘性强的特点,家政服务行业特点是轻资产、重人力成本,故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最大化劳动力使用效率、节省服务成本和人工成本,从而促进了家政服务社区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与其他生活服务融合的趋势(如旅游业、健康服务和中医药服务等)。

    近年来我国颁布多条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 

    2012年底颁布2013年初实施的《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跟新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很相符,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多条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产业迎来了政策红利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万亿级家政服务产业迎来了政策红利。

    为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一是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二是适应转型升级要求,着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三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增加家政服务有效供给。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善家政服务人员从业环境。五是健全体检服务体系,提升家政服务人员健康水平。六是推动家政进社区,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七是加强平台建设,健全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八是加强家政供需对接,拓展贫困地区人员就业渠道。九是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十是发挥规范示范作用,促进家政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围绕"提质"和"扩容"的这两个关键词,提出了36条具体政策,也被称作"家政36条",总体看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家政服务业已形成从员工—>企业/平台—>家庭消费者的产业链,O2O模式兴起,投融资活跃

    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已形成从员工—>企业/平台—>家庭消费者的产业链。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家政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O2O的商业模式使得家政服务市场风起云涌。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