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蔡志濠 蔡志濠 的回答 2019-08-24 23:13
    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卫星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发射到返回的技术突破,卫星种类、卫星功能和卫星发射数量都有质的飞跃。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近年来我国已步入航天密集发射期,遥感卫星数量不断增长,一方面来自国家加快卫星遥感领域的不断投入,提升我国卫星遥感数据国产化水平,构建现代化空间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遥感初步发展,开始探索实施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2016年起,中国遥感卫星发射量连续两年增速达到100%,遥感卫星日益呈现高分辨率、高覆盖、高质量和高效成像的特点,商业遥感卫星比重也不断上升。

    在国家投入方面,我国加快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高分系列卫星捷报频传,仅2018年,我国就发射了高分一号02、03、04星,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和高分十一号等多颗高分卫星,高分专项启动实施以来,高分卫星数据已替代进口,自给率达80%。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牵引下,我国已建成由陆地观测、海洋、气象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卫星数据逐步实现业务化应用,数据自主保障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卫星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