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万亚男 万亚男 的回答 2019-08-08 17:50

    感谢您的提问。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近年,各大城市掀起抢人大战,不仅仅是抢人口,更是在争夺人力资本。

    一、人口红利消退,人力资本积累弥补劳动人口不足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依靠人口红利,获得了经济的较大发展。然而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523万人,较2017年下降了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下降了1.49个百分点。2019年1月,社科院发布绿皮书,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总人口将在2028年左右开始出现负增长,人口负增长时代将在21世纪上半叶到来。

    图表1:2008-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及人口出生率情况(单位:万人,%)

    与人口红利消退同步发生的,是中国劳动力人口萎缩,老龄化速度加快,未富先老成为社会事实。2001年,中国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7亿人,老龄人口比重达到11.9%。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版)》预计,中国将用24年、即于2025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再9年后即2034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50年达26.3%,到2060年后逐渐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

    图表 2:2008-2018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增速情况(单位:万人,%)

    在此背景下,多数城市均同样面临着年轻人口大幅萎缩、人口快速老化问题,但也有部分城市受益外来年轻人口大量涌入,老龄化程度一定缓解、人口依然较为年轻。“抢人”对于弥补劳动人口不足的影响不言而喻。

    图表 3:2018年我国代表城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老龄化比重(单位:%)

    二、人力资本驱动创新,高学历人才“僧多肉少”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质量转型的时期,坏境为创新与科技发展提供了温床,国际上对科技与创新的重视日渐上升,而人工智能等也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方发展也将科技与创新纳入战略规划。而人口是创新驱动的根本,驱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及,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然而还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加拿大为14.6年,澳大利亚为14.4年,英国为14年,芬兰为13.5年,美国为13.4年,法国为13.1年,日本为11.1年。横向对比来看,我国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表 4:各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我国人才还“分配不均”,人才供需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从我国各省市高学历人口(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情况来看,北京、上海两市独占鳌头,高学历人口占比均在20%以上,分别为28.4%和20.8%,分别领先全国平均水平(8.6%)19.8和12.4个百分点;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如云南、贵州、西藏等地,高学历占比在5.5%以下,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至少3.1个百分点,更落后北京22.9个百分点。人才分布极度不均衡。

    图表5:2017年中国各省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单位:%)

    积极的引才措施有助于高学历人口聚集,而城市之间高学历人才比例差异明显,对于人才比例较低的城市,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争夺不可避免。

    三、政策趋严,人力资本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

    一方面,近十年来,全国及地方税收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缓,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为156,401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上升,截至2018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债务压力较为突出。

    图表 6:2009年以来全国及地方政财收入增速情况(单位:%)

    图表 7:2018年各省政府债务规模及近三年品均增速情况(单位:亿元,%)

    随着国家监管政策趋严,对地方政府融资构成了新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亟需解决等,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通过吸引人才,引导更多的人口落户则也起到了部分解决政府所面临难题的作用。

    综上所述,抢人大战的背后,是城市发展的比拼,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这一轮城市区域间的人才争夺战,将直接决定未来各城市、区域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与影响力。21世纪,或许最贵的,是人才。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