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罐茶靠营销崛起的背后,是其对茶叶品牌的重塑。茶叶市场一直就是“大市场、小品牌”,在小罐茶之前没有形成像其他消费品那样运作成熟、溢价可观的品牌。
以我们主营的安溪铁观音为例,淘宝、天猫上光是经营安溪铁观音的就不下百家,但能够做到小罐茶这样的销量和粉丝体量,基本没有。 做不起来品牌的困境就是,普通人想要尝试安溪铁观音,面对数百个品牌,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而一般的老茶客,对茶很熟悉,但是也懒得去数百个品牌中逐个挑选,他们宁愿花更高的价钱从本地老茶农、安溪人手上去淘。
换句话说,虽然大部分中国人都喝茶,安溪铁观音也已经是金字招牌,但落地到商业经营上,却没法将产地品牌转化为更为普及的消费者品牌,将品牌溢价做出来,最终做的还是小众生意。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虽然是个外行人,但从营销、从包装入手,最后还真的做起来了。不得不说,小罐茶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
-
说小罐茶是收取的智商税,倒不如说人们理解错了小罐茶的目标对象,小罐茶做的根本不是传统茶叶生意。
很多人吐槽小罐茶的4g一罐,老茶客还会吐槽它的氮气填充根本不适用于8种茶叶,但是,如果是想要尝试喝茶的年轻人呢?氮气填充能保鲜就像薯片,年轻人容易理解,而且4g装也方便携带,一人饮茶一罐就够,三五成群就多带几罐,也不是很麻烦。
再放开讨论,我们可以把小罐茶看成是一类“新茶饮”,就像现在的茶颜悦色、皇茶甚至星巴克,这些所谓的“新茶饮”品牌,抢占的是传统茶饮的顾客吗?并不是,其消费者更多的是对茶、对饮茶没有概念的年轻人和都市白领人士,一定程度上看,“新茶饮”品牌拓展了茶饮的受众面。小罐茶也是这样,通过渗透力极强的广告和极具特色的包装,吸引到了很多原本不喝茶但是愿意尝鲜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相当于是拓宽了茶市场的受众。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