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感谢您的提问,希望以下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畜牧业相关肉蛋奶等产品需求的扩大,我国畜牧业整体发展良好,2017、2018年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总产值有所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0461.17亿元,2018年下降至28697.4亿元。
图表 1:2011-2018年中国畜牧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羊在中国历史中较早得到驯化,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羊”字,而中国古代祭天拜祖的三牲就包含羊。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限养,我国羊年底只数下降,2018年下半年,羊肉价格波动,羊养殖虽然向好,但是饲养量下降至29713.5万头,其中山羊13574.7万头,绵羊16138.8万头。
图表 2:2011-2018年中国羊年底只数(单位:万头)
虽然羊养殖数量有所波动,但是随着我国对肉类产品需求的增加,倒逼之下,我国羊肉产量保持着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羊肉产量为398万吨,2018年已经增长至475万吨,累计增长幅度19.35%。但是羊毛(绵羊毛、山羊毛)产量受到羊养殖数量波动和纺织业发展的影响,2011-2015年呈增长趋势,2016-2018年逐年下降,2018年绵羊毛产量35.66万吨,山羊毛产量2.70万吨,羊绒产量1.54万吨。
图表 3:2011-2018年中国羊肉及绵羊毛产量(单位:万吨)
从羊肉价格来看,近期受我国猪肉价格上升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羊肉作为猪肉的替代品,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7年7月-2019年5月近两年时间内,我国羊肉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虽然2019年3-5月出现了小幅下降,但是相较于2018年同期仍处在较高水平。
图表4:2017-2019年中国羊肉价格(单位:元/公斤)
目前我国羊养殖数量有所波动,但是羊肉产量不断增长,同时近年来羊肉价格波动走高。总体来看,随着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羊肉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同时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羊毛、羊皮、羊奶等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纺织业、奶制品业的发展会对羊毛、羊奶等产品产生较大需求。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超过30%,要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畜牧业主产省(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国产乳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随着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羊养殖具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资金压力,提高技术条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才能实现较好的效益。
-
邀请演讲
感谢您的提问,希望以下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结合国家政策和目前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未来我国石斛种植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中药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我国早在唐代就已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药材开始进行多品种大规模种植,近年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国家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下,我国中药种植发展壮大,中国中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后我国中药种植面积呈波动趋势,2015年以前整体呈下降趋势。国家城市进程化加快,农村主要劳力向城镇转移,农村药材生产缺少劳力;各地快速发展地方经济,修路、建厂、建房、开矿等举措占用大量的农村土地,我国中药家种面积整体缩减。2015年以后,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出现增长。商务部发布的《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中提出,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2016年增长3.5%,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
同时,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步激增。
图表1:2017-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单位:万亩)
近年来,虽然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整体扩大,且在我国政策支撑下2020年有望达到6620万亩,但是中药材价格指数却呈现较为低迷的状态。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2611.66,随后开始波动下降,虽然在2017年2月和2018年7月出现了小的增长高潮,但是未能扭转下降趋势,2019年7月8日,价格指数为2226.12,同比下降5.07%。
图表 2:2015-2019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
中药材的种类很多,在药材市场上销售的常用中药材就有500多种,其中大部分靠采挖野生资源,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数量约为200种。有些品种野生资源非常少,但人工种植技术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如冬虫夏草、肉丛蓉、石斛等暂时无法实现大面积人工种植,部分名贵中药材无法大规模人工种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图表3:部分无法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近年来我国在医药行业的发展下,对中医药的重视逐步加深,2016年健康中国战略下,对中医药在全国健康工作中的认识提高,更加注重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质量。
图表 4:中国中医药行业主要政策汇总(一)
图表5:中国中医药行业主要政策汇总(二)
“十二五”时期,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中药材生产研究应用专业队伍初步建立,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加强,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种植养殖或替代,我国中药种植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中医药行业政策的不断落地,中药种植科技水平将会不断提升,《中医药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设100种中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种植养殖基地,重点建设麝香、人参、羚羊角、川贝母、穿山甲、沉香、冬虫夏草、石斛等濒危稀缺中药材基地,加快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
总体来看,未来随着我国对中医药行业的关注加深,政策指引下,中药种植将向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石斛作为濒危稀缺中药材,将会在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下逐步建立种植基地,满足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相关需求,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虽然石斛最为名贵中药材,价格相对较高,但近年来我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较为萎靡,种植面积增长下会对产品价格的回升起到抑制作用,石斛种植领域投资应保持审慎态度!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