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你好,感谢您的提问!
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展现状
居民消费资金来源通常可以分为:现金或银行存款、银行贷款、信用卡、互联网金融产品(花呗、京东白条等)以及小额贷款(借呗等)。当然,当前还存在
互联网金融产品(花呗、京东白条等)本质上提供的仍然是类似于信用卡的功能,其平台贷款余额最终会形成三种形态:第一,通过 ABS 实现出表,规避银行资本金和现有监管规则的限制。第二,形成小额贷款余额,这部分数据可以通过央行公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余额进行反映。第三,形成临时性信贷余额,这部分资金类似于信用卡在免息期内占用的资金。
图1:居民消费资金来源渠道情况
另外,金融机构在我国社会融资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从社融结构来看,信贷占比高达70%,如果再加上银行通过委托贷款以及信托贷款发放的资金,社融规模中源自银行的资金比重高达77%。而较高的间接融资占比加大了小微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
首先,小微、民营企业在信贷资金获取方面存在天生劣势。小微、民营企业由于现金流表现波动大、缺少政府信用背书、风险高等因素,在信贷资金争夺上不及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扶持的项目,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从信贷结构来看,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及20%。
其次,间接融资占比高反映了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局限性,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使得小微企业对于间接融资的依赖度高。而2017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非标业务监管趋严使得表外融资向表内转移,对小微、民营企业信贷存在挤出效应,进一步加大了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图2:2010-2018年小微企业贷款情况
居民、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窄,贷款的金额少,这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中小企业选择网贷或者小贷,一方面融资成本高,另外上当受骗的案例常有发生,因此,部分短期资金需求者选择通过信用卡解决短缺资本问题。
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来看,近些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除2015年稍有下降外。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为6.9亿张,同比增长16.95%。预计,接来下仍将会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从发卡量来看,发展前景较好。
图3:2011-2018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情况(单位:亿张)
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七大趋势
趋势一、高端市场仍需稳固,低端市场争相挖掘
有研究表明,目前高端持卡人的消费贡献度是普通客户的20倍以上,因此高端客户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拓展的必争之地。
趋势二、营销渠道更加多元化,品牌效应更加明显
2012年,建设银行在业内首创手机快捷办卡模式,标志着银行信用卡营销渠道的进一步革新。随后的事实也证明,银行正从人工发卡模式逐步向网络营销模式转型。
趋势三、营销理念转变,精细化营销已成趋势
2003-2012年期间,我国信用卡业务进入粗放式发展阶段,这种模式助长了信用卡“以卡养卡”行为的滋生,许多信用卡成为了“睡眠卡”,不仅增加了银行的成本负担,还使客户承受了不必要的潜在损失。现今营销理念已经转变,精细化营销已成趋势。
趋势四、盈利模式转变,分期收入与商户回佣收入成主角
总体来看,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包括四类:利息收入、商户回佣收入、分期收入和其他收入(包括罚息收入、年费收入、提现费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将逐渐被分期收入和商户回佣收入所取代。
趋势五、卡载体日渐式微,无卡支付趋势明显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年轻客户逐渐向线上转移,网点客户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虚拟信用卡顺势而为,直接面向年轻网络消费客群精准营销。虚拟信用卡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新消费金融创新的一次巨大革命,改变了传统信用卡的运营模式。未来,信用卡卡基支付市场将进一步萎缩,无卡支付的发展态势将更加迅猛,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将随之发生质的飞跃。
趋势六、信息技术助推精准营销和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能在精准营销和风险管理两方面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首先,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含客户基本资料、社交网络、交易行为、信用记录等大量信息。其次,信息技术能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稳健经营提供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在信用卡客户风险评估、监测与预警等方面提供支持。
趋势七、“场景+金融”是未来竞争焦点
场景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正如目前所见,“场景+金融”已经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竞争的重点领域。通过“场景+金融”,银行可以避免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钩,从而快速响应及匹配交易对手。金融消费将由以产品职能为中心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转变。这种内生式的驱动模式将引导银行经营理念、市场角色以及经营模式的根本改变。可以预见,信用卡业务乃至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C2B需求拉动模式将成为新常态,“场景+金融”仍将是信用卡市场竞争的焦点。
信用卡业务发展新机遇
在信用卡1.0时代,银行主要将信用卡视为支付工具,始终围绕提升支付效率做文章,不断优化人与支付的关系;到了信用卡2.0时代,银行开始注重跨界合作,通过信用卡连接大量消费场景,构建人、支付、消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关系;而未来的信用卡3.0时代,银行将意识到金融服务体验与扩大消费、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互动关系,并将极致金融服务体验嵌入大量消费支付场景,重塑人、支付、消费、金融、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用卡为代表的市场参与主体正通过支付、产品、服务等各方面的创新,为年轻人带来更新鲜好玩的场景消费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场景触发为基础的场景时代已经来临。在消费主力年轻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信用消费市场,从场景获客,并依托场景提高用户体验是新的竞争机遇。卡爸爸信用卡管家主导运营核心业务“智能还款+无卡支付”,旨在为用户提供最优质和最便捷的无卡支付服务。
未来信用卡市场发展将走向实卡虚拟化、支付无卡化以及消费场景化。实卡虚拟化,也就是虚拟信用卡,是通过即时授信和空中发卡来完成整个发卡过程,客户只要带着移动终端,如手机、手环等就能完成支付。目前,广发、中行、建行都已相继推出虚拟信用卡业务。
-
邀请演讲
信用卡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对居民消费资金来源的渠道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现金或银行存款、银行贷款、信用卡、互联网金融产品(花呗、京东白条等)以及小额贷款(借呗等)。当然,当前还存在互联网金融产品(花呗、京东白条等),本质上提供的仍然是类似于信用卡的功能,其平台贷款余额最终会形成三种形态:第一,通过 ABS 实现出表,规避银行资本金和现有监管规则的限制。第二,形成小额贷款余额,这部分数据可以通过央行公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余额进行反映。第三,形成临时性信贷余额,这部分资金类似于信用卡在免息期内占用的资金,目前尚无统计数据。小额贷款(借呗等)会形成上述第一和第二种的余额,但不会形成临时性信贷余额。
根据万得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占非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8.2%增长至2018年的31.0%,信用卡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图表1:2009-2018年我国信用卡应偿还信贷总额占非住房贷款余额比例变化趋势(单位:%)
信用卡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6.9亿张,较上年同比增长16.9%。信用卡人均持卡量连续上行至0.7张/人。
总体而言,国内信用卡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的空间,人均持卡量尚不足1张,较发达国家3.5张的持卡量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各类支付应用不断创新并渐次普及,消费场景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打开信用卡获客空间。
图表2:2013-2018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增长情况(单位:亿张,%)
图表3:2016-2018年我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情况(单位:张)
-
邀请演讲
发卡量保持稳步增长
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5.97亿张,同比增长13.51%。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9.11亿张,同比增长13.20%;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亿张,同比增长16.73%。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的90.97%,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46张,同比增长12.91%。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49张,同比增长16.11%。
图表1:2014-2018年中国借记卡及信用卡发卡数量增长情况
受理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截至2018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733.00万户,联网POS机具3414.82万台,ATM机具111.08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40.40万户、295.96万台和15.03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POS机具数量245.66台,同比增长8.91%,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7.99台,同比增长15.03%。
图表2:2014-2018年中国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情况
银行卡交易量继续增长
2018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2103.59亿笔,金额862.1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77%和13.19%,日均5.76亿笔,金额2.36万亿元。其中,银行卡存现78.63亿笔,金额60.0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44%和11.62%;取现140.87亿笔,金额58.90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65%和9.49%;转账业务900.73亿笔,金额650.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08%和16.15%;消费业务983.36亿笔,金额92.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73%和35.09%。全年银行卡渗透率为48.97%,比上年上升0.26个百分点。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1.22万元,同比上升19.06%;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943.28元,同比下降19.46%,。
图表3:2014-2018年中国银行卡交易量及金额增长情况
银行卡信贷规模适度增长
截至2018年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5.40万亿元,同比增长23.40%;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33%。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4万元,授信使用率844.5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88.61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6%,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图表3:2014-2018年中国银行卡授信总额增长情况
-
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且信贷资产的质量在逐渐下降。目前做的好的应该属招行了,抓住年轻人的特点,以各种联名卡傲立于世,而且额度不算业内的高水平,发生风险的缓冲地带比较宽。
未来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应该是以个性化为主了,每个行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招行应该不会改变思路了,毕竟推出一款联名卡很容易。信用卡活动,额度,提额速度,高端客户权益等等都会成为突破点。
但是,未来的发展我不报以乐观的态度,如果中国经济还在持续U字型底部甚至是下行的话,信用卡不良率将会陡升。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