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蔡志濠 蔡志濠 的回答 2019-07-01 09:49
    基站天线是基站设备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信息能量转换器。在信号发送过程中,调制后的射频电流能量经基站天线转换为电磁波能量,并以一定的强度向预定区域(手机用户)辐射出去,接收过程中,用户信息经调制后的电磁波能量,由基站天线接收,有效地转换为射频电流能量,传输至主设备。虽然基站天线仅占单一基站价值的2%左右,但是天线的增益、覆盖方向、波束、可用驱动功率、天线配置、极化方向等都会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性能。基站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移动通信的质量。

    从2G到4G,移动基站天线经历了全向天线、定向单极化天线、定向双极化天线、电调单极化天线、电调双极化天线、双频电调双极化到多频双极化天线,以及MIMO天线,有源天线等过程。未来5G技术发展,基站天线还将经历小型化、一体化(天线和滤波器融合)等过程。相比以往3G或4G时代,5G天线设计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2012年以来,基站天线价格逐年上升,但增速也逐步放缓,这与4G阶段天线技术趋向成熟和天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关。目前市场上天线价格尚未达到2000元,但射频单元的价格却在2000元以上,未来天线和射频单元一体化设计已经是大势所趋,集成设计后的有源天线单价有望大幅提升。

    近几年,我国网络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至2017年,我国基站天线的市场规模到达72亿元,据测算201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大规模天线技术被视为4G的核心技术,面对5G在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性能挑战,进一步增加天线数量仍然是MIMO技术演进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普通的基站需要配备3面天线,4G基站则需要配置2×2面(即2根接收天线2根发射天线),未来随着4G向4.5G继续演进以及5G落地,massive MIMO基站(128、256甚至更多天线)的大规模应用将促使基站天线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通信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基站天线也由网络建设初期国外全部垄断,发展到基本国产,目前基站天线产业面临着过度竞争的局面。基站天线行业竞争激烈,但具有一定研发实力、较大产能规模、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厂家较少,国内商主要有华为、京信通信、通宇通讯、摩比发展等少数几家企业。根据EJL Wireless Research于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基站天线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公司依次为华为(32%)、京信通信(13%)、康普(12%)、摩比发展(8%)、Ace(8%)、通宇通迅(7%)、凯仕琳(5%)等。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