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证券型通证对金融市场认可的现有资产,如股票、债券或者房地产等的拥有权,进行数字化和碎片化,解决加密数字货币、代币\通证首发类项目因为没有资产背书或者担保作为“虚拟”资产不被传统金融市场接纳的痛点和发展瓶颈。
正因此,STO正在成为全球企业私人股本和风险资本融资的一个强大而有价值的替代品,这是一个强大的替代方案,有预测称在未来的两年里,这一市场将有增加到10万亿美元的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证券型通证通过技术创新看似实现了“虚拟”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然而仔细分析会发现,证券型通证本来就是金融资产。投资者对优质的金融资产本来就趋之若鹜。优质企业的股票和优质地段的房地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途径,通过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等载体,已经有成熟的市场,为什么还要再额外加上一层技术的复杂性,使之碎片化、通证化呢?如此做法可能只带来边缘的效益,如跨境流动性,而且主要还是为现有金融与房地产的既得利益者服务。
另外,如果市场往“ 证券通证化”的方向发展,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从业者会利用证券通证化把原有高杠杆、高风险、与衍生工具挂钩和错综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进行碎片化,虽然这样做能够提高交易量,增加交易频率,体现出一定的跨国界性,但是也增加了复杂性和技术风险,对于实体经济也并无多大的新贡献,反而放大了潜在金融危机的散播性和蔓延性。因此,监管机构完全有必要审慎对待STO,确保STO不会成为售卖复杂杠杆产品的新工具。同时也要警惕过度创新,不良资产和高风险金融产品的通证化。
总结来说,通证经济的意义在于它能完善现有的并发展新生的金融生态系统;这不是纯粹逐利的,而首先是服务大众的;它不是来颠覆的,而首先是来为现有经济做有效补充的;它不是对现有资产的重新配置,而是要创造新的普惠资产种类。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