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根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三、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您题干中所说的"假如所有的条件都不变",是指企业适用本政策条例1,且今年销项税额B仅为去年的销项税额B’的13/16,进项税额A仅为去年的进项税额A'的13/16,则您的结论成立。
但是现实中情况并非如此,增值税率的调整会引起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不同步的改变,一方面是进项税额增值税率不一定是13%;另一方面,采购相同金额的原材料,进项税额不一定是原来的13/16;再者,企业出售产品的价格可能调整。
其实,降税后企业的营业收入增益取决于企业议价能。即企业所在行业集中度越高,下游议价能力越强, 最极端的情况是企业具有众多的客户,具有绝对的定价权,企业在降税时仍不会选择降低总报价,从获得最大收益。目前中国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有石油化工、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筑、通信等行业的议价能力更高。因此,这些行业也将在本次降税后获得利润最大增长的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适用 16% 税率的行业均下调至 13%后,建筑行业的实际税负反而是上升的,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业的进项有很多是采矿业产品,一旦采矿业减税,建筑行业可抵扣的进项便会明显减少,使得最终税负反而增加。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