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虚拟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诞生的数字资产,是区块链1.0技术的典型代表产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无法篡改、记录永存等特性解决了"信任"这一大难题,使得交易参与各方能方便地追根溯源、建立互信,因此其潜在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在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阵追逐区块链的潮流。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建立在区块链上,同时具有去中心化、无法篡改的特点,但却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如著名股神巴菲特就曾多次斥虚拟货币为"泡沫"、"老鼠药"等,早在2014年,他就称比特币为一种"幻想",并警告投资者要远离比特币。
这是因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看重那些有能力持续产生现金流的公司,比如他的投资占比大部分在收购实业公司上。而对于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不论价格升值有多快,巴菲特历来都是敬而远之。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曾多次唱衰虚拟货币,甚至直斥其为"直接造成死亡的罕见技术",因为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导致其常被用于洗钱、逃税和恐怖主义。
不少监管机构也曾多次警告投资者注意虚拟货币其中蕴含的极高风险,亦有人称虚拟货币的风靡只是因一时炒作、没有实际价值、是"博傻游戏"等。
但另一方面,知名人士中也不乏虚拟货币的拥趸,称虚拟货币将是未来的全球性货币,或预测各国央行将推出本国的虚拟货币等。其中有人甚至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将触底反弹、在两年内再度回到2万美元以上。
更多的人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品。过去十年中,比特币的市场价值增长是惊人的。单枚比特币最高达到2万美元,在2017年的回报率高达13.58倍,2019年5月1日,单枚比特币收盘价为5318.42美元,较2015年1月1日的313.81美元/枚增值了16.95倍,依然是近年来增幅最大,保值性最强的价值投资品。比特币作为一种基础资产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并且出现了多种基于比特币的金融衍生品。
图表1:2015-2019年比特币价格变化情况
其次,许多ICO项目都涉嫌欺诈、非法融资等,伪造白皮书、冠以知名人士的名号、虚构项目团队及内容等乱象比比皆是,投资者需要警惕其中风险。我国在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表示将ICO定性为一种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应予以全面整顿,坚决治理市场乱象。2017年9月,监管机构勒令中国境内所有交易所必须在9月30日之前关闭。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因各国目前针对虚拟货币领域的监管尚属一片空白,屡屡爆出的黑客盗窃、交易所操纵价格、项目团队卷款潜逃等案,受害者皆是投诉无门。如网络安全公司Carbon Black宣布,2018年已有价值11亿美元的虚拟货币被盗。
此外,各国监管日渐趋严也对加密货币的价格造成了一定下行压力。
总而言之,需要注意到高收益的背后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做出投资决定需谨慎。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