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刘建勋 刘建勋 的回答 2019-05-08 08:50

    您好!欢迎提问,希望以下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经历了来料加工阶段、进料加工阶段、全面增长阶段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转型升级阶段。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中国依托劳动力、土地等初级要素比较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以加工贸易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的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这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加快推动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升级中占据重要地位。

    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结果,在跨越不同国家的垂直型贸易链上,不同的国家参与贸易链上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环节。近些年,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较大比重,是中国开放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近30年中国一步一步成为贸易大国的必不可少的推动因素。

    在新常态经济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实现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稳定就业、产业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劳动力等初级要素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产业的竞争优势减弱。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增长趋缓,加王贸易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下降。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它强调到2020年中国加工贸易应进一步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发展转型,《意见》的提出为各地区政府引导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因素可以从贸易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地区研发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等角度展开去写,可以通过不同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程度和阶段来分析以上因素在影响加工贸易发展中所占的权重,通过地区面板数据展开定量分析将会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根据以往学者研究经验,在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中,地区产业结构影响力最大,地区研发投入次之,劳动力投入排在第三位。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1)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2)加大科研费用投入,提升科研水平;(3)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提高劳动生产率;(4)提升地区贸易开放度,调整外贸结构。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