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你好,谢谢你的提问
一部电影作品票房的好坏,包括影片的剧本剧情,题材,演员,主创团队,影片定位,影片质量,宣发团队,上映档期,院线排片等多个方面。题材和剧本是影片的核心,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题材常受观众青睐;像主创团队如导演,演员,制片人等等,在影片上映前期能对观众形成最大的吸引和冲击。影片定位是指影片为自己的市场进行预估,设定目标人群定位。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高票房电影能够获得观众和市场认可的几点规律,高片酬演员不是电影票房的唯一保障,在影片质量过关的基础上,他们可以给影片加分;票房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效果,好的内容是票房的重要保障;好的影片可以成就演员,好的演员也会给影片加分。
但是,我们看2018年,中国最姹紫千红的电影,非《红海行动》莫属。又好看又卖座,还能激发民众心中的爱国之情,拿下36.5亿元的全国第一的票房。紧跟其后的,是由王宝强主演的《唐人街探案2》,也取得33.9亿的高额票房,实属不易。而暑期档大火的《我不是药神》则位列第三,激发了国人对于进口药的广泛关注。
纵观影视业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龙头聚集效应愈加明显。今年,中国最姹紫千红的电影,非《红海行动》莫属。又好看又卖座,还能激发民众心中的爱国之情,拿下36.5亿元的全国第一的票房。紧跟其后的,是由王宝强主演的《唐人街探案2》,也取得33.9亿的高额票房,实属不易。而暑期档大火的《我不是药神》则位列第三,激发了国人对于进口药的广泛关注。也因这部片子,李克强总理还专门发话要尽快落实进口抗癌药的降价,也算是给广大的癌症患者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细看今年的票房榜单,发现票房前6的影片均突破20亿元大关,贡献了全国三成的票房。而1000万以下票房的影片高达30多部,累计仅贡献0.8%的票房。还有一组艺恩数据的数据,2018年票房TOP30电影总票房超过420亿,占总票房的比例在70%左右,而在2017年这个数字则不到65%。
种种数据背后,反应出了“恒者恒强”的行业聚集效应。而此前的烂片通过档期或是其他手段来市场圈钱的行为大多也行不通了。因为观众已经愈来愈聪明,具备好片烂片的鉴别能力,不能再像此前那么忽悠了,影片的质量是第一决定性因素。
第二,国产片力压进口片。票房前10,国产片占据6席,进口片占4席。票房前30,国产与进口片的比例为17.5:12.5。而在去年,票房前30的电影则有19部进口片。看得出,国产片崛起的势头非常不错。像《红海行动》已经早已处于中国电影的C位。
但是,最后不得不说,影视行业对于电影的投资相对困难,前提投入大,后期票房又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但是,最后不得不说,影视行业对于电影的投资相对困难,前提投入大,后期票房又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再次声明:以上言论不构成投资建议。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