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黄天悦 黄天悦 的回答 2019-04-05 15:57

    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随着全渠道概念深入以及线上获客成本上升,巨头纷纷涌入便利店行业。在实体零售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便利店业态表现亮眼,持续保持稳健增长。 

    根据企业属性、品牌影响力及模式成熟度,便利店分为以下三类:


    在这个分类标准下,京东便利店属于创新型便利店。

    (1)日系便利店进入中国时间较早,整体发展缓慢。原因在于: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消费习惯养成周期长;自营为主,拓展缓慢,密度不足;零售业态各层级快速发展,挤压便利店业态生存空间。 

    (2)本土便利店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当下主流类型,区域集中特征明显。2018年风口已过,问题频发。另外,在京东、阿里便利店等创新型便利店加入下,多方巨头共同博弈,行业竞争加剧。 

    (3)夫妻老婆店从商业逻辑的本质来看,盈利是这些店主考虑的第一要素。更关键的是,这些小店遍布全国各地、深入街道、社区,数量高达700万。其基本能满足便利性需求,家庭经营为主,店铺主升级意愿普遍不强,难以接受资金的高投入。 

    总体来看便利店行业未来可期

     从竞争格局来看,便利店的想象空间无限。在线上获客成本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夫妻老婆店作为流量入口,推动电商巨头全渠道布局。在此基础上嫁接金融服务,集成本地生活服务属性,抢位生活服务平台将是未来一大趋势,而京东便利店走的就是这样的路数。 

    传统本土连锁便利店仍是市场主流。全国地域性差异较大,竞争壁垒已经被行业先发者筑起,因此未来区域化便利店仍将是主角。随着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必然趋势。非连锁经营品牌在供应链,品牌都不具竞争优势,未来的出路一方面是被行业头部玩家收入麾下,另一方面是形成连锁经营,主动变革,拥抱新零售的趋势。京东便利店紧抓市场主流,在便利店市场正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从运营层面来看,我们重点关注渠道、大数据、物流、全渠道建设、商品和服务方向。 

    (1)渠道下沉,围绕优势区域发力周边二三线城市。开展双品牌运作,加速市场拓展。 中国零售业的变革继续深入,便利店行业正被注入新概念、新技术,再加上资本的助推,整个产业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发展。其中,一线城市的便利店趋于饱和。二三线市场消费升级,市场下沉寻求新的增量市场。 

    主、副双品牌运营,加速市场拓展速度。有两种模式:其一,以主品牌打造竞争壁垒,多布局于省会城市,再通过副牌拓展市场,在成本、区域等方面进行下沉。其二,借助便利店基础发力快消品B2B平台的本土品牌,核心赢利点在于商品流通 

    (2)大数据贯穿便利店运营全过程。重点关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运营反馈情况。 

    (3)共同配送降本提效,数据驱动柔性供应链。 便利店业态面积约在100~200㎡左右,为了保证坪效则需要对SKU进行更加精细的选择与运营,高速的SKU迭代对供应链后端的生产研发与前端店铺的反馈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前端的设备缩短了从顾客需求到终端的生产的反馈路径。 

    (4)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发力。便利店与电商相互赋能,实现1 1>2的突破。同时打造数据闭环,完成生产制造+IT体系搭建。 

    (5)优化产品与体验。回归零售本质,以消费者为中心。 商品和服务是便利店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媒介,未来企业会一如既往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大力度的投入,对产品品类的持续优化升级。自由品牌化、餐饮化以及从研发介入生产都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便利店企业注重多种类型业态的创新性尝试,目前以便利店购物场景为主做外延,未来势必拓展消费场景,突出主题以鲜明的特色提升消费体验。总体来看,便利店行业未来可期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