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狮头鹅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鹅种,经过我所多年的选育,已形成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稳定遗传性能的"白沙系"狮头鹅,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有优秀的产肉和产肝性能的特点。
1、 发展狮头鹅养殖业的模式
产业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现状以及市场发展的生产模式,能将农户的小生产与国内、国际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也能有效地为大规模生产筹集到运作和发展的资金,切实减少农产商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加速了现代化农业的推广普及。
2、综合开发狮头鹅的系列产品
2.1 生产鹅肥肝,提高养鹅经济效益
食用鹅肥肝本是欧美国家人的习惯,法国、匈牙利是鹅肥肝最大的生产国。国际一级鹅肥肝(按惯例每个鹅肥肝净重达600g以上)的市场价格为每千克50~70美元。可以说生产鹅肥肝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经营手段。鹅肥肝的生产是采用适宜品种的鹅进行填饲的。虽然狮头鹅饲养80天,再经强制填肥28~32天,平均肝重600g以上,但因繁殖力低,如直接用狮头鹅来生产鹅肥肝的话,优势不明显。如果引进其他鹅种与狮头鹅进行杂交,选育新品种,就能提高鹅肥肝的品位和附加值。
2.2 生产鹅羽绒,增加养鹅收益
鹅羽绒是质优价高的产品,目前出口价, 鹅羽绒每千克售价约34~35美元。鹅的羽绒,产量高,绒朵大,弹性好,绝热性能强,吸水性小,其耐磨性长达25年以上,比鸡绒要长一倍。用鹅绒加工成的羽绒被、羽绒裤、羽绒褥等具有轻、薄、暖、美的特点,因此很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鹅羽绒的采集有两种方法:(1)宰杀拔毛法:宰杀拔毛是指鹅屠宰后一次性拔毛。宰杀拔毛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但产量较低,且羽绒质量差,易污染,经济效益低。(2)活体拔毛法:活体拔毛就是利用人工技术拔取活体鹅的羽绒,这种方法投资少,生产的羽绒质量好,且简单易行。活体拔毛可以从鹅身上反复多次拔取羽绒,从而提高了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一般每次拔毛间隔以50~60天为宜,一年可重复拔羽6次,能采集优质羽绒1kg以上。
2.3 鹅肉的分割和深加工
鹅肉受到人们喜爱,尤其受到南方人的青睐。鹅肉的营养价值较高,据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为22.3%,比牛肉、羊肉都高很多。鹅肉中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鹅由于以青绿饲料为主,因此鹅肉中某些药物添加剂的残留更少、污染更少,更能有效避免药物残留对食用者的危害。同时,鹅还具有药用食疗功能。中医认为,鹅肉补阴益气,暖胃生津和缓解铅毒之功效。由于众多人喜爱品尝,便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鹅食品,诸如烧烤鹅、卤水鹅、鹅肉火腿肠、鹅肉香肠以及名贵的鹅肥肝等,消费市场迅速扩大,除内销外还可出口创汇。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