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黄天悦 黄天悦 的回答 2019-03-19 13:44

    感谢您的提问!就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发展智慧农业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无论是追溯源体系的广泛建立,还是低空低量无人机航空植保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成功应用等,都印证了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环境、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举措。

    智慧农业是什么样的?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不间断监测室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指标,实时采集温室内环境和生物信息参数,通过网络型灌溉管理系统能节水69%,智能施药系统可节省农药15%至20%,商品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是综合运用云计算、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技术,实现信息支持、大田信息采集、生产数据收集等各个环节的连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控制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仅是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单项应用,而是把农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信息技术综合、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农业系统的各个环节,以促进和实现农业系统的整体目标为己任。

    近年来,全国多地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带来的自动化、智能化、便利化在农业领域“各显神通”。智慧农业逐渐被重视,在农业发展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发展智慧农业主要面临以下制约瓶颈

    一、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量化在经济指标上

    不计成本的示范对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并没有实际价值,要解决谁为应用买单的问题。试点示范并不代表真正实现产业化,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要时间。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条件可控性差,这决定了物联网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明显不同于在工业等领域,导致了其发展初期受资金制约严重。

    二、资金投入是发展农业物联网的首要问题

    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整体比较效益低、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情况下,很多物联网设备因价格偏高很难大面积推广。据了解,一套物联网设备,因其核心传感器的不同,价格从一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不是从事规模经营或者高效种养殖业,普通种植大田的农民是无力承担的。

    三、农业专用传感器的缺乏

    目前我国农用传感器种类不到世界的10%,国产化率低、缺乏市场规模效应。在覆盖面、适用性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传感器主要集中在对温度、湿度的监测,对其他环境因子关注较少,尤其对生物本体的感知还很少。国产传感器性能不够稳定,使得监测数据不够准确,经常需要校正,而且器材寿命短。

    四、物联网设备还不够接“地气”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设备主要产自高校院所的实验室,概念性产品多,实际产业化率不高,且实验室理论研究与农业实际应用差异较大,在满足农民使用需求方面还要继续探索。物联网设备要力求方便实用和‘傻瓜化’发展途径农业物联网项目要以‘测得出、传得快、算得灵、用得好’为建设标准,重点在功能设计、核心技术、推进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据悉农业部正在积极谋划,争取系统推进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在研究建立农业信息补贴制度,加快推动将农业物联网相关产品和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以此鼓励电信运营商、IT涉农企业、科研院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合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

    农业物联网是个复杂的工程,总体处于试验阶段,既要重视它,又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要与现有信息化工作结合。物联网发展应用应突出重点,要优先从基础好、规模化程度高的行业入手。如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生产过程精细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等领域优先发展。

    五、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此外,由于我国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重重挑战。以农用航空作业水平为例,我国农用航空作业的水平仅为3%左右,美国、日本均超过50%,世界平均水平也在17%左右。其次,智慧农业是一种基于高科技水平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专业、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这制约着智慧农业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最后,地区间、民族间经济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也导致了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面临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更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在推动农业发展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