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工信部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规模以上有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289亿元,同比增长8.8%;利润为1855亿元,同比下降6.1%。尤其是铝行业利润同比下滑40.1%,成为拖累行业效益的主因。
分析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铝行业效益大幅下降的原因,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本上涨、消费不振是一大重要因素。从生产端看,受矿产、原料、煤炭、电力等原辅料成本普遍上涨以及环保投入不断增加等影响,2018年,有色金属行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高于工业平均水平3.97元,同比增加0.58元,尤其是电解铝平均综合成本大幅提升。从消费端看,房地产、电力、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持续走弱,量大面广、带动性强的新兴应用领域有待拓展。此外,民营企业是有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融资成本高、非经营性负担重,在承担重大项目等方面仍存在壁垒,发展压力较大。
同时,有色金属行业低端过剩、短板突出,产业结构深层次问题凸显。目前来看,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任务依然艰巨,部分中低端加工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风险,锂盐、三元材料前驱体等新兴领域也出现阶段性产能快速扩张。高端材料及绿色冶炼则存在短板,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用关键有色材料仍然依赖进口,2018年铝材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的1.9倍,部分冶炼行业实现特排限值要求还缺乏产业化技术支撑,污染防治仍是制约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此,2019年,围绕铜、铅锌、钨、镁等传统产业在绿色冶炼、超低排放、废渣无害化处置、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绿色制造短板,工信部将加快适用技术研发及推广,指导部分产业集聚区开展技术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加快绿色发展。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