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提问:
(1)技术驱动方向是什么?(2)消费结构驱动方向是什么?(3)人口结构驱动方向是什么?(4)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可以再加一个,国家政策引导方向是什么?
基于上述问题,可以做出粗略的判断,大体如下:
1、技术驱动的方向:人工智能
过去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互联网行业是绝对的发展排头兵,原因在于颠覆性的底层技术,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喷薄发展,从军事科技领域渗入商业应用领域,这几乎是全球互联网产业兴起的动因。
包括现在国家多次提到"互联网 ",包括几乎所有产业都在强调" 互联网",包括你所熟知的BATJ等等,几乎都是互联网技术带动的相关行业发展的结果,预计在十年内"互联网 "还是技术驱动的主流,比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商业、互联网餐饮、互联网金融...等等 。
但是,我们以长远的眼光来看的话,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技术推动大概率会换成"人工智能"。所有你能想到的一切,都可以 AI。即便有新零售、区块链、无现金这样锋芒毕露的新概念,但无论BAT还是创业企业看来,人工智能与他们最大的区别和优先级在于,它不只是一种业务或者一类模式,而是代表了一个未来时代。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在互联网也只有两个过去: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汇总了国内外多个机构关于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有多大的回答,从100亿、200亿到700亿,各种说法不一而足(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到底包含哪些、统计人工智能规模的时候是否包含AI 产业...等等问题,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尚未有统一的口径和标准,这造成各大机构的数据差异较大),但无论统计数据来源于哪个机构,都显示人工智能行业这个超级大风口的魅力之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六大权威机构的汇总,乐观估计2020年我国AI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中性预测2020年我国AI市场规模在700-1000亿元左右。
资本通常是产业的风向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情况来可以看到,资本、基金、企业都在这AI领域发力。我们也同样汇总了多个权威机构的融资数据(与前述原因一样,不同机构的统计口径不同,差异较大),从无人问津,到上百亿美元,中国AI仅用了一年时间,而且有很多个单项达亿美元级的融资项目。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