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传统出租车行业由于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在运营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拒载、乱收费、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一)出租车开始提高服务意识
在打车软件出现后,出租车行业不再是垄断行业,已经变成竞争市场,面临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出租车司机必须改变原有思维,应把自己当成是市场经济中的服务者,出租车司机应改变原有运营思路,树立服务意识,把乘客当成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改变以往的拒载、加价等不良行为。
(二)提高服务质量
出租车司机应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在硬件方面,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提供充电、办公、无线上网等设施。在服务态度上,树立服务意识,坚决杜绝拒载等行为。在收费上,要严格按照行业价格收取费用,禁止乱收费。 打车软件的发展,将改变原有市场形态,增加出租车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将有利于出租车行业的不断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有利于出租车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
长期来看,其实,无人驾驶技术一旦成熟,传统出租车行业才更有可能被完全取代,因为连司机都不需要了。下文将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进展做下分析: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历程看技术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的快速、成规模的发展里程,共历经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军方背景时代(2001-2007),这个时代起源于2001年,由于中东战局的大量伤亡,美国国防部出台法案:到2015年,美军三分之一的地面作战必须为无人驾驶,以期减少人员伤亡。此阶段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成果为无人汽车具备野外驾驶功能,并且能够有穿越100英里的能力。
无人驾驶汽车的第二个时代是谷歌时代,2007年,谷歌CEO萌生出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的想法,随后谷歌招兵买将,成就一方霸业。在第二阶段,无人驾驶技术的顶级成果为谷歌实现无人车测试中,30万英里无重大事故。
无人驾驶汽车的第三个时代是自动驾驶时代,从2016年开始,这一年无人驾驶汽车由军方背景走向商用。同年无人驾驶汽车领域领先者谷歌面临大量人才流失之险,而另一面是特斯拉、百度、福特、奔驰、宝马等巨头的觉醒,从此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技术发展混战的局面。
三个阶段,从军用到谷歌一枝独秀再到众品牌百花齐放(此处声明:第三阶段谷歌依旧是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杠把子),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等级看技术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Level 0是传统汽车,驾驶员是驾驶操作唯一的执行者。
Level 1则是辅助驾驶阶段,此阶段因为仅具备一个或极少个自动控制功能,仅运用到环境感知技术。
Level 2则是半自动驾驶阶段,此阶段因为运用多个自动控制功能,故较注重路面的探测,除了环境感知功能,地图导航在这一阶段发挥用处。
Level 3、Level 4则是无人驾驶阶段,这阶段,要求路、人、车作为一个智能交通的细胞体,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加入智能交通的功能提前了解路况,同时加入人工智能这一功能对特殊路况、危险路况做出及时反应,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
从互联网企业以及汽车企业无人驾驶看技术路径差异
近年来,在无人驾驶领域,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兵戎相见。传统企业通过环境感知方案提升自动化率,在这一技术路径下,研发重头在于雷达技术的提升以及摄像头成图清晰以及稳定传输的技术。
而互联网企业则野心勃勃,终极目标是Level 4--完全的无人驾驶,核心观点是利用互联网企业大数据技术,协助无人驾驶汽车清除行驶路上所有不确定性路障。所以在这一技术路径下,研发重头在于高精地图以及激光雷达厘米级定位技术的合作使用。
汽车企业在环境感知技术路径下,技术提升多依靠外部合作,以中国汽车企业为例,诸如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都与国家研发机构进行着不同程度、不同项目的研究。
而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路径,除了从自身大数据上寻求突破,也依旧外部技术支持,如百度对激光雷达制造商Velodyne投资,就是无人驾驶技术上的更层次布局。
无人驾驶仍有技术难题难以突破 安全隐患大
无人驾驶的技术缺陷,来自于系统安全难以被保障。当众多互联网如今把上路的安全问题集中在各种传感器、激光雷达、芯片或者算法的技术层面,而轻视系统安全问题,这个局面就十分危险了。
目前来看,无人驾驶汽车系统被黑客攻击主要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内部汽车软件漏洞攻击、另一种则是外部信号欺骗攻击。
第一种攻击下,因为无人驾驶汽车主要有外部传感器和内部分析、决策程序,为外部传感器研发相应的软件系统是汽车能够正常行驶的前提。能否保持汽车使用过程中软件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无人驾驶车辆必须不能存在任何漏洞,否则危险如影随形。
第二种攻击下,对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利用摄像头进行场景识别是获知道路交通指示牌等信息的关键,这其中主要利用的是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但这种把图像转化为数据的处理方式在2014年就被证明存在致命的缺陷:通过修改图片上细微像素,人工智能就可能把一只猫识别成一只狗。那么,未来如果想要让汽车驶离既定路线,只需要将直行箭头改成左拐;问题来了,万一左拐就是大海或者悬崖呢?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这两种系统安全隐患仍旧未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要想得到突破性进展,首要破除人们的对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性的质疑,而在这两种系统安全隐患未得到彻底解决前,人们怕是很难让自己舒心拥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毕竟,特斯拉的前车之鉴,是一起又一起呢。
-
邀请演讲感谢您的提问,关于此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打车软件的发展现状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应用,利用GPS定位、GIS地理位置系统、智能手机感应器、消息推送平台等技术,乘客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以此极大提高打车效率。如今各种手机应用软件正实现着对传统服务业和原有消费行为的颠覆。主要打车软件有嘀嘀打车、Uber、神州专车等。目前,我国打车软件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仅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已超2亿,整体增速迅猛。其中,网约车用户(不含网约出租车)规模增长了40.6%,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增长了27.5%。
图表1:2017年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情况(单位:%)
二、打车软件竞争优势打车软件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平台进行运用,主要通过价格优势、舒适便捷的优质服务、"朋友圈"营销等方式来冲击传统出租车行业。1、价格优势在打车软件发展初期,为了快速打入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通过补贴司机,发优惠券给顾客等形式,以极低的价格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吸引顾客。
2、舒适便捷的优质服务打车软件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技术以及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十分便捷的服务,消费者在需要打车时,只需要打开手机,简单操作后,就能够享受专车服务。打车软件利用定位系统,消费者在选择打车时,只会显示附近的专车,因此,专车能够很快速的接到消费者。 专车除了方便快捷以外,还提供非常优质的服务,相较于一些出租车司机的蛮横,专车司机更加具有服务意识,在我多次乘专车的经历中,车都非常的干净卫生,司机还会根据乘客放上音乐,同时提供手机充电、无线上网等服务。这些都是在出租车上没有的。此外,打车软件还不断开发出新的运营模式,诸如"顺风车"、"拼车"等形式,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优势,最大效果利用资源,有效降低成本,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服务。
3、创新营销方式打车软件的营销方式充分利用了经济手段和现代"朋友圈"的交流方式。所谓的经济手段即通过让利给消费者,促使消费者主动推荐给自己身边的朋友或者"朋友圈"。
三、打车软件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1、发展之初的影响打车软件刚刚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市场需求量不算大,使用人数也不算多,且使用人群集中在大城市。(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租车司机的空车率,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2)各打车软件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使用,推出了一些的补贴与优惠政策,为出租车行业吸引更多的顾客。(3)需要打车的乘客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打到车,提高了乘客对出租车行业的满意度。(4)打车软件是网络化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打车方式,使出租车司机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出租车行业融入互联网的一个标志。
2、发展成熟的影响发展的成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个竞争不仅仅存在于出租车之间,各个软件制造商之间,也存在于出租车与专车、快车之间。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越来越多的专车司机也开始使用打车软件。虽然打车软件最初能使出租车司机减少空车率,但是现在却为出租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许多出租车司机表示目前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越来越多了,专车司机随处可见,生意也更不如从前。
尽管打车软件凭借其自身优势对出租车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前瞻却认为打车软件无法完全取代出租车行业。
一、打车软件目前的发展问题1、行业准入问题出租车行业之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由政府统一监管,同时出租车行业也是一直牢牢的由政府控制。而打车软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由于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对打车软件的监管更加困难。尽管目前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起到的效果有限。同时政府还担忧打车软件一旦占领整个出租车市场,有可能会以威胁停运等手段倒逼政府对其提供高额补贴,这时政府将无法控制。因此,基于这种考虑,政府在制定行业准入政策时必定十分谨慎,要充分考虑到市场份额及市场稳定问题,不会轻易放开出租时市场。政府的政策如何决定,将会极大影响专车未来的发展前景。
2、打车软件难以监管这是所有出租车行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也受到最大的质疑。由于专车司机进入门槛不高,而且对于其从业的资格也没有很严格的审查,打车软件的操作流程简单,在该流程下,非出租车司机不通过审核或者凭借虚假资料得以安装司机客户端,通常情况下,这些车辆技术状况一般难以达标,司机技术不高,客运服务难以保证。更为关键的是,乘客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很容易出现抢劫等威胁消费者安全的行为。同时一旦出现这些行为,追责和赔偿又是一件让消费者头疼的事。
3、行业竞争激烈当前打车软件市场还是各个公司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行业规则,同时相互之间大打价格战,疯狂"烧钱",不利于该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由于打车软件还是新兴行业,各大打车公司为了快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均以低价来吸引乘客。但是,专车公司不可能一直维持这种高强度的"烧钱"行为,在没有这些优惠补贴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司机稳定的收入,来保持司机数量和质量,以及对消费群体的吸引力,都是专车公司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出租车的优势1、出租车老少皆宜尽管现在专车泛滥,许多打车软件对于年轻人而言还是比较方便的并且知道如何运用,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在这方面,传统的出租车便更占优势。
2、出租车更安全居民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一般也不会选择打车软件,尤其像女孩子的顾虑就比较多,出于自己的安全考虑,即使麻烦一点,她们也愿意用的士,因为的士是有公司保障,会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处理,而且会给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但是在滴滴等一些打车软件上,存在着极大地安全隐患,近年来系列安全问题也为居民出行安全敲响了警钟。数据显示,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及有关部门如大院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时间至少有50起,涉及50个司机,其中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
图表2:滴滴案发事件统计
3、出租车覆盖区域更广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数据,当前中国打车软件用户中接近八成分布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最多,占比达到18.5%,其次分别是上海和杭州,分别占18.1%和7.9%。数据显示,全国打车软件用户有超过七成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沈阳、武汉、哈尔滨、成都十大城市中,总占比高达74.3%。因此,对于中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出租车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图表3:中国打车软件用户分布(单位:%)
此外,随着打车补贴幅度下降,市场正在从发展阶段向成熟期迈进,打车软件市场用户使用与产品发展将回归理性。打车软件的市场不会无止尽的扩张,而出租车也不会完全被淘汰。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