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1、二三线城市消费崛起
2018年3月,中国银联联合京东金融共同编制《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报告指出华中、东北、西北地区增速排名前三,增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华中地区的河南、安徽,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西北地区的山西增速亮眼。
2、二三线城市年轻化
2018年5月,QQ大数据发布了《2018全国城市年轻指数》(下称《指数》)。《指数》显示,虽然一线城市的年轻指数有所上升,但其年轻水平和上升速度均不是最高的,说明相比以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梦想倾注向其他城市。首先,从指数水平上来看,即便是排在一线城市第一的深圳,2018年也失去了"全国第一"的桂冠。贵阳在连续3年高速增长后,今年终于以88的年轻指数超越深圳,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而在整个前20名单中,一线城市仅有深圳、北京在列,其他均为二、三甚至是四线城市这,说明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更好的非一线城市对于年轻人同样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而从年轻化速度上看,一线城市由于指数本身较高,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空间,所以落后于大多数城市。玉溪市2018年年轻指数增长1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增长幅度最高的城市,黑河市则以7百分点的增长位居其后,济源市以增长6个百分点成为全国增长最快城市第三名。在增长最快的城市TOP 8中有3个隶属河南省,河南省成为增长最快的省份。
3、二三线城市薪酬增长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2018年薪酬指南和科锐国际此前发布的《2018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随着产业链向内陆地区迁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开拓业务,二三线城市的薪酬涨幅也水涨船高,持续超越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前者平均薪酬涨幅达9.1%,后者仅为8.5%,这是中国近年来企业投资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
随着国家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二、三线城市一方面通过相关产业扶持及税收减免政策,吸引大量优质企业进驻,同时积极推出各类高端人才引才回流激励措施,例如天津"千企万人"计划、杭州高新区"5050"人才计划、苏州"海鸥"计划、武汉"黄鹤英才"计划等。
据科锐国际报告显示,天津、西安、青岛、大连、江浙、武汉、成渝区域市场平均跳槽薪酬涨幅10%起步,最高可达20%-30%。智能制造、投融资岗位,互联网和制造行业的技术研发类岗位成为热需,部分岗位跳槽薪酬涨幅超过50%。特别是部分总部位于二线城市的行业领先企业,甚至愿意用超过一线城市的高薪招募顶尖专家和高管人才,并配套设计股票期权等综合福利项目来加大吸引力度。
其中,西安、大连、江浙地区和成渝地区薪资涨幅表现不俗。 西安地区整体薪酬持续上升,平均薪资涨幅为20%左右,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跳槽涨幅高。 大连地区薪酬水平明显上涨。石化行业竞争加剧,薪酬涨幅较大,跳槽平均可达15-25%的水平,部分高级管理人才跳槽涨幅可达30%以上。 江浙地区互联网行业岗位平均涨幅在10-18%之间,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薪酬快速涨幅30-40%,核心研发人才涨幅可达50%及以上。 成渝地区薪酬整体涨幅在10%左右。制造、医药等行业涨幅大概10-15%左右;金融投资、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涨幅最大。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