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前瞻认为下个热潮包括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也包括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养老产业等,限于篇幅以及高科技产业技术门槛过高,下文仅对养老产业做出分析:
中国养老产业所处阶段 :
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的养老政策逐渐引导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在摸索和学习中发展,而政策发布导向也越来越明确。养老服务开始从鼓励非盈利性转向运营主体多样化发展,2015年,民政部、发改委发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社会力量在养老产业的中坚力量,意为未来养老产业的完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年将出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1》的政策力度将对养老产业和资本市场影响巨大,进一步落实养老主题的发展与未来规划。特别是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
1、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2007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6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60岁及以上人口153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6%。据民政部2018年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图表1:2010-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比重(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国家民政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十年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增加了8750万,这一数字也超过了西欧的德、英、法等各国的一国总人口。十年来,我国老龄化水平从11.6%增长至17.3%,增加了5.7个百分点,过去十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2、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相当可观
2018年2月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本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老年人群和亚健康人群成为康养产业主要目标群体。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2016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
图表2: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需求规模(单位:万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国老龄办在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的演讲中提到,中国老年产业的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产业远景十分可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的支柱之一。
3、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强
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被动走向主动,且在市场上相当活跃部分55岁以上的新老年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老年人,他们在美容、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他们的保险意识、精神文化消费意识加强,因此他们是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
邀请演讲
古话讲“30年河东,30年河西”,意味着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存在的规律性,行业发展也是如此,受国家经济、技术及主要矛盾的变化,行业也经历着兴衰变动。在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煤炭作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得以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受国内消费者传统家居观念及消费理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成为了一种刚性需求。 但是,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煤炭行业调结构、去产能、关停并转,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国家的政策调控约束。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结合新时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完善。
新时期,下一个有机会爆发的热潮将会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化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是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后提高工作效率等的需求,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将是国家之间综合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考虑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之后,从资本的布局和国家及各地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可见,人工智能将会是政策、技术、需求等多方助力下的又一个热潮。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