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伴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石油危机等原因,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更是作为"十三五"新兴战略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首批新能源汽车将"换电"目前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寿命普遍在5年左右,自2015年新能源汽车爆发以来,我国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蓄电池报废期。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规模。事实上,目前新能源行业方兴未艾,各个环节发展仍不充分,特别是动力电池的回收领域空白不少。在这样的背景下,2月26日,由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七部委联合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在工信部官网正式发出。野蛮增长随着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办法》,标志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或将逐步进入规范阶段。 根据此次发布的《办法》内容显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具体是由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收集后集中贮存并移交给与其协议合作的相关企业。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动力蓄电池产销量也逐年攀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2年新能源汽车共推广1.7万辆,装配动力蓄电池约1.2GWh。特别是2013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截至2017年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80多万辆,装配动力蓄电池约86.9GWh。随着时间步入2018年,中国将正式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的退役潮,而此次多部委印发的暂行办法,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高速增长之后的善后空白从2009年正式开始推广,到各方逐步完善的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迅速增长,其中2014-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4%。按照规划,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分三步走,目前已完成两阶段:2009-2012年为第一阶段,推广量为2.7万辆;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推广量为42.3万辆;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按照规划,2020年底要实现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500万辆。随着第一批动力电池进入淘汰阶段,其带来的实际隐患也日趋显著,根据动力电池行业的预计,电动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在4-6年左右,电动商用车电池寿命则更短。这意味着,2018年将会是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潮起点。国内主要的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此前报告表示,由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将会有大规模动力电池进入报废端。 随着大量的废旧锂电池报废,也催生另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价值要在其中的三元材料、钴、锂、镍等金属。据相关估算,到2020年,相关市场空间可达百亿级别。从目前来看,《办法》虽然规定了回收的责任主体,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回收管理机制和回收利用机制。因此,如何建立回收渠道,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何时能够步入正轨,未来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