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邓斯扬 邓斯扬 的回答 2018-07-23 23:29
    碳酸饮料正经历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下滑

    随着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陆续交出了2017年业绩单,可口可乐净利润同比大跌81%,百事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23%,实在让外界唏嘘不已。

    图表1:2017年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利润大幅下滑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事实上,这并非饮料行业第一次出现糟糕局面。根据美国饮料行业刊物《饮料文摘》数据,美国碳酸软饮料销量连续11年下跌,2015年下降1.2%,降幅大于2014年的0.9%。行业内三大巨头销售量皆有所下降。同时,2015年碳酸软饮料人均消费量下降至153.7升,创自1985年来的30年最低。 

    图表2:1987-2015年美国人均碳酸饮料消费量(单位:加仑)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碳酸饮料产销连续多年负增长 

    来自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市场对"年轻化、健康化、颜值化"等潮流品类和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碳酸饮料产量在2014年达到1810.66万吨的巅峰后,已经是连续三年负增长,2017年产量跌至1744.41万吨。从各品种占饮料总产量的比重来看,2017年碳酸饮料占比9.66%,已经跌破10%。 

    图表3:2007-2017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及占软饮料比重(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碳酸饮料的失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市场碳酸饮料销售额在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但以销售量计算,碳酸饮料在2015年和2016年均出现下滑,由于2017年夏天气温偏高,国内碳酸饮料销量小幅增长2.4%,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销量也有所增长,但整体下滑趋势不可逆转。 

    图表4:2011-2017年中国碳酸饮料零售量统计(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Euromonitor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碳酸饮料的未来:"糖税"之下的暗淡前景

    造成碳酸饮料市场下滑的原因其实是终端消费群体的消费意识发生了改变。碳酸饮料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消费者互相教育少喝可乐,这样负面的口碑使得碳酸饮料的市场缩减。 

    消费升级背景之下,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果汁、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预计未来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将继续被茶饮料、果汁饮料等抢占,地位继续下降。但考虑到我国过去消费碳酸饮料的群体较为庞大,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碳酸饮料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果汁和茶饮料等品类的崛起并不能完全替代碳酸饮料的消费,可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碳酸饮料行业逐渐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 

    另外,中国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对食品减糖的措施和标准做出进一步要求,但已经有一些国家这样做了。从墨西哥在2014年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征"糖税"的国家后,短短几年间,这一新的税种已在全球蔚然成风。刚刚过去的2017年,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入征收"糖税"的行列,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征税计划已在议会讨论之中。可以预见,中国加入这一行列只是时间问题,届时,碳酸饮料的前景更加暗淡。 

                   图表5:各国征收"糖税"情况汇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