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陈子萍 陈子萍 的回答 2018-07-19 22:11
    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主要为运输设备等,对华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出口商品来看,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运输设备、机电产品、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运输设备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62.7亿美元,增长11.6%;车辆及其零附件出口131.8亿美元,增长19.4%。目前,美国正在寻求中国降低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使得汽车出口额进一步上升,从而帮助缩减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图表1: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金额及增速(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商务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进口商品来看,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7年进口2566.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50.8%,增长13.4%。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470.0亿美元,增长14.0%;机械设备进口1096.3亿美元,增长12.5%。 

    图表2:2017年美国对中国进口主要商品金额及增速(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商务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统计,中国的家具、玩具、杂项制品,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分别占美国进口市场总额的60.4%、58.3%和53.3%,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该类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同时,中国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的首位进口来源国。

    中美贸易战涉及商品广泛铺开,美国试图打击"中国制造2025"规划

    回顾历史,当年日本经济迅速崛起,GDP规模一度接近美国的60%,对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因而美国对日施行贸易战,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随后国际热钱涌入日本,日本经济脱实向虚,制造业转型契机错过;最终,伴随着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经济轰然倒塌,低迷状态持续了10年。 

    如今,美国试图以同样的伎俩来对付中国。从美国此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领域来看,基本来自"中国制造2025"产业范围,由此美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与制造业转型的野心可见一斑。 

                  图表3:中美贸易战涉及商品  

    资料来源:商务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美对华加收关税对机械行业总体影响:目前来看机械行业受直接影响只有现代铁路(高铁)和工业机器人两大高端技术产业,间接受影响是集装箱行业需求略有下降(受世界贸易增速下行影响)。不排除美对华进一步扩大加税行业范围(低端制造业也加税)的可能。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署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行业中机械设备(不含电气设备)占比约为6.4%,在行业中为第六大出口行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机械设备绝大部分为中低端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目前来看美国主要关注中美贸易中强制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加税行业则主要涉及航空、现代铁路(高铁)、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科技等高端技术产业。但USTR公布的征税行业定义比较模糊,15天之后公布确定清单,不排除美对华低端制造业也加税的可能。

    如果拉开贸易战,中国提高美国机械产品的进口关税,或将加快国产高端装备的进口替代,这也许是国产高端装备发展的契机。经过近二十年的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国已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及产业化的基础,并进入工程师红利阶段,50年代苏联人也制裁过中国,但是中国人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建设起中国的重工业体系,为中国日后的重工业化做了准备,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港机、集装箱、船舶、高铁装备、核电装备生产基地,产业变迁不因个人或国家意志为转移。另外,高端装备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日本和德国进口,例如机器人的减速器、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高端液压件、高端汽车底盘等,这些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小。当然,中美技术合作、收购美国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若美对华扩大加税范围(对低端制造业也加税),则短期对低端制造出口影响较大,也会影响中国出口、投资、收购、技术合作,GDP增速可能下降,因此也可能间接影响其它机械行业。对美国来说,如果失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也将损失惨重,因此我们认为这种两败俱伤的情况是小概率事件,目前还是谈判和心理战的阶段。80年代美国日本也爆发过贸易战,截至1989年,美国贸易代表总计向日本发起了24例301条款案件调查,使得日本政府做出相应让步,但是80年代后日本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反而提升。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