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蔡志濠 蔡志濠 的回答 2018-07-11 13:10
    首先,对您的提问表示十分欢迎。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提几点建议,下半句没明白您的意思。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乡村旅游含义,南方的乡村旅游与北方的乡村旅游不同,南方乡村旅游侧重于水乡,细小,北方乡村旅游侧重于豪放,宏大。不论乡村旅游如何定位,对其品牌营销更是重要。 现在的乡村旅游市场尚没有完全开拓,许多乡村旅游由于工作不细,品牌意识淡漠,失去良好的市场机会,品牌营销首先要以品牌资产为资本,策划项目,吸引游客,对不同客户应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尤其对潜在客户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想尽办法开拓新市场。 

    1、品牌经营 

    乡村旅游产品是有形的物体和无形的服务的总和。它与别的产品不太一样,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后者更为重要。旅游是为了赚钱,但仅仅为赚钱还是不够的,一些景点的欺客行为引起游客的不满,这正是说明服务承诺很重要。消费者支付费用是为了求得舒适,而不是化钱来买受气。为此,首先,要对服务承诺要落到实处。 品牌的营销也是一个推广作用,可以让外界了解本地,这种推广价值是无穷的,有些地方仅仅一个旅游项目而闻名。例如江苏华西村把乡村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并成为推广其治村经验的一种方式,其价值却是无量的。一些富裕的农村都把其品牌营销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河南南街村如今仍然矗立着毛主席像,并由专门人员值班,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风景线。假如把这一项内容取消,南街村旅游就没有什么特色了,也没有什么品牌而言了。所以每一个乡村旅游项目都有其品牌营销策略。 

    2、品牌经营战略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中国,适合大众的旅游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是项新兴产业,需要学术界和企业家们共同呵护,在品牌经营战略中,要善于学习国外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 乡村旅游品牌战略必须: 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个性。有特色才能吸引人,乡村旅游最大困难是争取客源的压力,占领其市场份额也是取决于游客来源的多少,对乡村旅游也要严格遵循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标准,使其标准化、系统化。 ②大胆引进CI(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为企业树立形象。CI是一种产品和企业形象设计的总称,把乡村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树立乡村旅游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品牌定位 

    乡村旅游要在众多旅游项目中取胜,一定要品牌定位。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是根据乡村旅游的竞争状况和产品优势,确定其在旅游业中的竞争优势,根据乡村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并通过其品牌形象设计,使消费者能选择其旅游产品。品牌定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品牌差异性、旅游产品的购买价值、传播媒体、经营管理以及技术和服务创新方面给予定位,目的追求卓越、追求完善的服务。 

    4、品牌国际化 

    进入WTO后,我国乡村旅游也面临着排战。外资也可以参与一些景区的经营,在北京,已经出现外国人经营农场发展乡村旅游。如顺义的意大利农场,通州的中以农场。这些农场经营的产品和项目日益国际化。这样对我国乡村旅游提出了新问题。思考一些问题,不站在国际化角度恐怕不行了,乡村旅游国际化是一个很现实的,很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几点建议:

    1、导与管要结合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着变化。贫富差距引发社会心理产生波动,攀比、失衡的情绪比较普遍;丧葬、嫁娶存在大操大铺张浪费等陋习,赌博迷信沉渣泛起;一味追求物质的富有,精神生活空虚,邪教势力乘机渗透。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该提倡的提倡,该反对的反对,旗帜鲜明,措施有力。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切实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道德模范"、"好媳妇"、"好邻里"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的良好风尚,使"德孝之风"吹进家家户户;要深入挖掘本地区百姓的道德闪光点,将身边的好人好事,采集汇编成有血有肉、感染性强的"百姓故事",用群众的新鲜语言,用群众身边的事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给群众听、送给群众看、组织群众谈、集中群众学,寓教于乐,使文明风尚宣传教育通俗易懂,入脑入心,在村民中形成了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要增强民间约束和自治管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社团作用,修订完善乡规民约,治理不良风气和行为陋习,发布公民道德"红黑榜",狠刹歪风邪气,促进乡风文明。要通过以城带乡的途径,通过结对帮扶,志愿者、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高素质群体,在接触农民、服务农民中传达时代精神、传递时代风尚。

    2、供与需要对接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阅历视野拓展,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样,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各有所好、各有所盼。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千台大戏送农村"等文化惠民工作中,要扭转不顾农村实际,不了解群众需求,不分地域层次,"一桌菜"送到底的情况,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选择权和决定权。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最清楚最了解,要面向农村、围绕农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中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多办实事好事。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村的承受能力和农民的接受程度,组织开展简便易行、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吸引力提高参与率,以实效性增强影响力。要优化以城带乡的项目和机制,推动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服务的工作持久持续,把那些能在农村发挥效益、受农民喜爱欢迎的优质资源送到农村,在满足需求中提高农民,在创造需求中提升农村。

    3、建与用要配套

    当前,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农村文化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建成的设施使用率低、闲置率高、投入不少、效益不好。建设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要做好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用,功能适当,规模适度,室内室外兼顾,防止建设与使用相互脱节。要把阵地建在人流大、人气旺的地方,建在方便农民往来的地方。要立足能用管用,增强集成化和兼容性,一个设施多种功能,一个场所多种用途,提高文化阵地的综合使用效益。要跟进人员、资金、制度等方面的安排,落实日常开放、使用、管理和维护的措施,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挪作他用。要发挥好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的作用。由于这类人员有较高的社会威望、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且有较强的走出家门、融入集体的内在需求,因而让他们参与到文体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中来,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同时,有了日常维护和专人管理,农村新社区各类文体活动资源就能够很好的加以利用,就会吸引更多的村民自觉主动地摒弃日常陋习,参与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

    4、 统与分要结合

    农村地域广阔,村情千差万别,大村与小村、中心村与边远村、贫穷落后村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在资源条件、民风民俗、发展追求上各不相同。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谋划思路和部署工作,要着眼普遍,划定底限,突出必须有、不能少的要点要素,推动工作在广大乡村开展起来。要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群众性创建纳入新农村发展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畴,增强刚性硬性。要尊重乡情村情,贴紧靠近,求是求实,从农村最需要解决也最可能实现的事情做起,增强精神文明的感召力,吸引广大农民参加。要摒弃那些形式主义、不受群众欢迎的方法和活动,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针对不同群体人员的思想状况,确定不同的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创建活动,提高教育和引导水平。要把标准化要求与个性化建设统一在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实践进程中,扩大乡村自主空间,鼓励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增强运用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要着力抓好县城和中心城镇,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抓好美丽乡村、洁净乡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督促和推动这些地方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先行一步,提高水平,做出示范。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