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邹力行先生总结,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至于说如今德国工业4.0战略推进到何种程度,取得成果多少,惠及多少行业,暂时尚未有权威统计与分析,不过从德国的部分企业发展现状可窥见一二。如今德国一些基础较好的大型工业企业逐步步入了"工业4.0"时代。西门子公司作为德国制造的"优等生",已瞄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以太网等技术,集成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生产过程软件和硬件,如西门子制造执行系统(MES)软件SimaticIT、西门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工业工程设计软件(Comos)、全集成自动化(TIA)、全集成驱动系统(IDS)等等,已从一个硬件专业提供商发展成为系统解决方案的专家。德国大陆汽车集团、世界知名数控机床生产者-德马吉公司,也是德国"工业4.0"的典范。大陆汽车公司已有很高自动化程度,通过蓝牙传输信息实现人、机、物的信息互通的部分覆盖,采用自动机器人配送物料,并在按"工业4.0"的方向快速发展。德马吉公司的数控机床已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先进领域,物联信息程度很高,能实现虚拟仿真和现实流程的高度融合。
-
邀请演讲德国"工业4.0"的内容已经有答案了,下面来分析下德国实施"工业4.0"的动因。德国是欧洲乃至全球制造业发达的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三、欧洲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其生产的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机械产品享有盛誉。即便是席卷欧盟的欧债危机对德国造成重大影响,以制成品出口拉动的德国经济依然能做到在欧洲"鹤立鸡群"。不过,在后危机时代德国也日益感受到一些隐忧,从而提出"工业4.0"方案来加以应对。这些隐忧部分缘自外部挑战,部分归结于德国自身。其中,外部挑战可区分为短、中、长期,自身动因涉及德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以及制造业规模相对萎缩的现实。外部挑战的短期因素是面临出口压力,希望通过结构改革与 产业升级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保持德国以制造业商品出口为主干的出口优势。中期因素是产业升级压力,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结合代表着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这必将带来相关产业的突破和重构。德国自然不想被动的调整和应对,"工业4.0"无疑是最佳应对举措。长期因素是国际竞争压力,目前全球掀起了再工业化浪潮,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其他国家等。因此,在其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竞争催逼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追赶下,以 制造业为主要重点和比较优势的德国必须通过构建和实施"工业4.0"来强身固本。自身隐忧比较好理解,一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亟待通过技术进步来夯实制造业的竞争力基础;二是创新能力需加强;三是制造业比重下降,需要在新形势下借助"工业4.0"来继续维护和增强。以上便是德国实施"工业4.0"的内外动因。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