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6日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

 2013-07-01 11:48:14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十一)“深莞惠”信息同城工程

畅通“深莞惠”信息通道。推进深莞惠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推动三市2015年前实现通信资费统一,协调通信主管部门和三地通信运营商逐步取消区域内长途费、漫游费,积极探索区域内区号一体化。加强三网融合试点合作,重点推动三市有线电视地面传输网对接以及内容资源共享。

实现“深莞惠”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依托三市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进行基础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重点实现区域地理空间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市民医疗、社保、交通卡等信息共享,升级完善一系列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应用适应三市信息共享新形势,形成商业合作与人员流动无障碍的局面。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信息化管理统筹制度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主管组织机构,对东莞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各领域及“深莞惠”信息化合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切实保障建设规划、顶层设计以及各项措施的实施。加强信息化领导工作的高层协调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化主管(CIO)制度,形成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合力。加强各街镇信息化推进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镇街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加强建设过程中的协调配合。

(二)集聚信息化人才队伍

以“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型升级发展为旗帜,以创新型名牌企业打造为路径,培育集聚信息化高端人才的市场环境。发挥广东省“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和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高端人才的政策优势,利用并不断优化深莞惠人才合作环境,以松山湖为核心,着力从优化生活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完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健全高端人才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采取团队整体引进、领军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和高科技人才,加强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东莞创业发展。鼓励创新平台探索高端人才培训服务模式,加强面向高端人才的培训。完善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院校的信息化课程体系,提升大学城各院校信息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支持企业主动利用教育培训市场,定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与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三)完善信息化政策和标准

进一步健全信息化政策和标准体系。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签名、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管道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政策,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制定《东莞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在遵照国家、省相关标准基础上,建立东莞市及重点领域信息化标准体系,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保障信息化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在信息化标准化领域建立政府与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在政策与标准不断健全的基础上,完善公共财政采购软件应用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机制。

(四)开拓信息化投融资渠道

企查猫

加大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管理部门对信息化专项资金的统筹管理。建立信息化投入适度超前、稳定持续的增长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的使用机制,加强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信息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关键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加强政府信息化投资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完善信息化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快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多元化投资和多种形式运营,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进入信息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平台搭建及应用系统开发、新型园区建设、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通过组建科技金融工具,支持创新型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建立重大创新项目银行跟贷机制,有效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