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8日

河北掀起填海造地热 失海渔民生计何处寻?

 2012-05-31 09:55:12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调控为何难阻围填海冲动?

“目前中国并不是没有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来加强对湿地的保护,而是在一些地方的落实上出了问题。”WWF海洋项目高级官员王松林说,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我国海洋功能区划提出,全国11%的近岸海域应建立保护区,到2020年,这些保护区总面积要达到中国领海面积的5%。而目前这一数字不到1%。

此外,国家海洋局还提出,未来,我国35%的海岸线要保持自然状态。但调查的数字显示,像渤海湾地区超过70%的沿海岸线已经被围垦。

2010年,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由于围填海新建设用地游离于全国宏观调控体系之外,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客观上助长了沿海地方政府的围填海冲动,不仅造成了海域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孙志辉认为,只有对围填海实施计划管理,才能真正把住土地宏观调控这一重要“闸门”。

本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表示,我国将尽快启动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以更有效的方式保护生态。

所谓生态红线,即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

“对照这些标准,滦南湿地完全符合划入生态红线的标准。”王松林认为,“我国应加快近岸海域保护的力度,而不是加快破坏和侵占的速度。”

国合会海洋课题组建议,在以基于生态系统为原则修编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框架下,充分考虑海洋空间资源的多重用途和生态价值,以及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围填海红线制度。

该课题组建议在对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生态安全、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等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划定近岸海域围填海潜力等级,确定海岸带/海洋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生态安全节点,提出优先保护区域,作为围填海红线,禁止围垦。近期着重对海湾、河口、海岛和浅滩等进行红线制度控制。

如何保护失海渔民?

伴随着海洋生态的恶化,因围海造田征用滩涂和海洋而带来的失海渔民问题,也日渐凸显。

今年2月,张国栋曾在《服务曹妃甸建设新滦南》一文中披露,曹妃甸港区建设占用滦南适合贝类精养面积1.16万公顷,占用传统渔场面积4.7万公顷,占全县不老渔场面积的一半多。“失海失滩渔民涉及2镇14村1.2万人,给1.5万渔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张国栋在上文中亦称,滦南县研究制定《滦南县失海渔民生产生活安置补偿办法》和《滦南县失海渔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积极引导失海渔民转产转业,但目前上述办法并没有具体内容。

而相比于失地农民,由于渔民以渔业为生,并不拥有土地,独特的行业性质和生活环境也使得失海渔民经济地位弱于失地农民,而从法律上,失海渔民也面临着更为薄弱的法律处境。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政协副主席沈谨接受《中国渔业报》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未能出台失海失滩渔民补偿安置相关法律规定,出现了各相关地方政府所确定的补偿标准各不相同,地区之间差异过大,极易引发失海失滩渔民的上访事件。

除此之外,沈谨亦指出,补偿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以及补偿办法、发放机制与渔民生产生活安置、社会保障的养老、医疗保险结合不紧密,致使失海失滩渔民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后顾之忧增多。

据《2011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去年我国渔业人口为2060.69万人,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730.93万人,比上年减少16.11万人,降低2.16%。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去年5月1日,山东省实施《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这也是全国第一部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和补偿方面的政府规章。

企查猫

对于上述山东省所出台的规章,沈谨认为,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具体实施办法的补充,由国家层面出台一部对失海失滩渔民补偿、安置的相关法规是必要和及时的。

而据前瞻网了解,也有一些失海渔民转产未成而重回海洋,但是随着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的恶化,海洋上竞争性捕捞日渐增多,渔民网地争端亦呈现多发态势,据了解,2011年初至当年9月,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河北省渔民因为争夺网地等矛盾便发生了7起纠纷事件。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