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屈臣氏25%股权卖给淡马锡的背后原因
2014-06-03 10:30:13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前瞻网
李嘉诚:屈臣氏25%股权卖给淡马锡的背后原因
5月27日,有消息称屈臣氏已敲定150亿港币银团融资的额度分配方案,共吸引22家银行加入。这一笔钱,将随同3月份淡马锡440亿港币的部分融资一起,来偿付屈臣氏集团在重组过程中,向其股东和记黄埔集团欠下的借款。
淡马锡入股之后,屈臣氏集团的独立之路正在紧锣密鼓地铺开。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零售部门都收并在屈臣氏集团旗下,截至2013年底,屈臣氏集团共经营有14个零售品牌,在全球25个市场开设超过10500间店铺,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
为了释放屈臣氏集团的业务价值,从2013年7月起,李嘉诚开始对和黄旗下零售业务进行新的资本运作。首先是百佳超市的出售和不了了之,接着是整个屈臣氏集团的上市和暂停,李嘉诚的每一个动向都搅得市场骚动不已。
虽然市场并不看好百佳超市,最高的28亿美元报价也达不到李嘉诚35亿美元的心理底线,但市场对屈臣氏集团却另眼相看,估值跨度在1920亿港币到3120亿港币之间。其最高值3120亿港币已快接近和黄市值。
只是,李嘉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选择了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估值为1770亿港币,低于市场预期。不过,对永远走在市场前面的李嘉诚来说,这只是屈臣氏资本运作的中间站。
屈臣氏一波三折的资本运作
2014年3月21日,和记黄埔发布公告称,与淡马锡建立策略联盟,由淡马锡认购屈臣氏控股24.95%间接股本权益。协议已于当天签订。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十几天前,市场得到的消息依旧是屈臣氏计划上半年内整体分拆上市。事情的变化过于突然。
3月3日,市场传言,屈臣氏集团最快在3月底前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争取在6月底前分拆挂牌。其时,更有消息人士表示,和黄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了屈臣氏分拆上市的申请表,并委任了美银美林、高盛及汇丰负责有关分拆IPO计划。
早在去年7月21日,李嘉诚就开始对屈臣氏这块资产展开了新的资本运作。但其后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3年7月,和黄发布公告称,“正就对以百佳为主要品牌经营的超级市场零售业务进行策略性评估。”不久,百佳即启动招标。
百佳超市为屈臣氏集团旗下业务,屈臣氏于1972年收购百佳超市,但近年来,百佳的毛利率出现持续萎缩。市场对此解读为,和黄欲为屈臣氏的分拆上市赢得更好的估值,而剥离可能拖累业绩的百佳超市。
此次招标一出,各路资本闻风而起,竞购方包括有央企背景的华润创业、日资背景的永旺母公司Aeon、美国私募KKR、高鑫零售、利福国际以及澳大利亚两家零售商Woolworths及Westfarmers等8家企业。李嘉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此时,百佳超市的策略性评估已出,和黄对外宣称是40亿美元。但8家企业中,出价最高的Woolworths也只出价28亿美元。李嘉诚当然不满意。
10月18日,和黄又发公告,称“不会于此刻以私人交易方式出售百佳业务”,并表示,将策略性评估范围扩大至屈臣氏集团所有零售业务,“不排除于适当市场就所有或部分业务公开招股的可能性。”
一时间,屈臣氏集团整体分拆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
2013年12月,传出消息,屈臣氏准备2014年上半年公开招股,并有机会在香港及伦敦两地同步上市,集资最多780亿港币。此时,市场开始热议屈臣氏在英国上市的可能性,并引得英国媒体关注。与此同时,屈臣氏开始整顿全球业务,退出波兰以巩固中欧市场。
2014年2月28日,李嘉诚出席长和系业绩会时也表示,“会在两个地方上市,因市值相当大,但香港一定是其中之一。”其回应伦敦上市可能性,“外面上市交易所,有条例要求当地注册公司才可以上市,但并非迁册。”这条是指按英国当局规定,如果公司总部前往英国,更容易取得当地上市资格。
而李嘉诚此时对英国上市呈现出的不确定态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新加坡的入局。
据悉,当时新加坡也在积极争取屈臣氏前往当地上市。
当市场还在纷纷猜测上市地点和时间,各大券商和分析师还在忙于为屈臣氏整体上市估值。
这次业绩会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李嘉诚就与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达成了合作协议,而之前拟为公开募股的25%股权,转瞬间落入了淡马锡的口袋。
无论是新加坡招徕屈臣氏前往上市,还是主权基金入股,都充分说明了新加坡政府对屈臣氏项目的看重。
而在与3月21日投资公告同时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嘉诚则表示,“是我们主动联络的淡马锡,整个交易谈判过程非常顺利。如此大规模的交易在极短时间内达成,相当不容易。”
据悉,440亿港币的投资规模,是淡马锡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海外项目。
此时再谈及屈臣氏的上市地点,李嘉诚改口表示,“只考虑新加坡同香港,未必会是三地上市(即新加坡、香港、英国)。因为在三地上市,准备的工作很多。”他同时表示,屈臣氏今年上市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两三年内才上市。这次合作,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双方都颇为愉快。
这一役,也可谓是屈臣氏项目上,新加坡针对英国的胜利。
而根据协议内容,屈臣氏集团估值为1770亿港币。淡马锡为这24.95%股权所支付的440亿港币,将用于零售部门进行内部重组时所欠和黄集团之借款。此外,还将从这份最后获取净额约430亿港币中,向股东派付每股7港币的特别股息,回馈香港股东。理财周报记者据此统计,此次派息将占近300亿港币。
李嘉诚对此表示“是用外国的钱在香港派”,以反驳近两年的撤资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