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现在已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
2013-05-30 15:10:25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在全球化战略阶段(2005-2012年),我们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观念上从原来的大规模制造转变为现在的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目标是创造用户满意体验,为全球用户提供引领潮流的白电体验。在同行还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推动基于零库存的即需即供,建立社区店,配以三专店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的道路。推行即需即供的时候,一线销售人员很排斥,说这样更卖不掉产品了;这样我们就停下来,倒逼整个体系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同行还在依赖连锁店时,我们建立社区店、三专店,直接面对客户,直接满足用户需求。从市场角度看,海尔建立了五大研发中心,是平台型的研发中心。之前的9个研发中心还是靠自己的力量来研发,现在则是整合力量,就如同《宏观维基经济学》所说的“世界就是你的研发部”。平台可以让信息增值。原来的研发中心是高能力的研发人员决定了研发能力,现在是能整合到的资源共享决定了研发能力。另外,我们收购了三洋白电、新西兰斐雪派克两个资源,形成引领白电的必要条件。从管理角度看,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多家商学院的案例,但还需要更成熟,成为可以向每个方面推进的商业模式。在这一阶段,海尔每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降到了很低,但每年的利润环比增长率达到了32%。这可以看作是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的成效,因为每个人的价值都体现在他们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上了。
在新的战略阶段,我们探索与确立网络化战略,是希望利润和营业收入都以网络化的速度倍速增长。回顾我们的战略历程,看到不变的思路(永远为用户创造价值)与随时代变化的战略,也许更有利于我们认识新的战略阶段。
网络化战略的要义
在第四个战略阶段,我们的人单合一新模式的基础与运行都体现了互联网的影响;在第五个战略阶段,我们要继续坚持这条思路。国内外的专家对我们的建议也都聚焦在网络化上。我们需要认识网络化的市场,做网络化的企业。
网络化的市场首先表现为用户的网络化。过去的用户需求可以细分,可以主导,但是在网络化的社会,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权到了用户手里,用户表达的诉求多种多样。企业成为追随用户需求的角色,要跟得上用户点击鼠标的速度。这就要求企业建立网络化的营销体系。里夫金(Jeremy Rifkin,1945-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个人化生产的革命,将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分散型加合作型。我认为,现在的营销体系就是分散型加合作型:所有的网店都是分散的,无数个网店形成一个巨网(比如支付网络、配送网络),极其分散又高度合作。互联网时代就是精细制造,精准营销。网购的价格非常低廉,可能是实体店的50%到70%,但是快递又可以精准快捷地配送,完全颠覆了传统模式。这是真正的分散型加合作型,和传统的大型购物商场完全不同。
为了适应网络化的用户和营销体系,企业必须转型。我觉得“物是人非”可以描述这种改变,物还是原来的产品,人(指外部的用户和内部的员工)则变了。在外部,用户与企业的关系经历了从“一对一”,到“一对多”,再到“多对多”的转变。工业经济社会以前,用户和企业(作坊)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那时讲“酒香不怕巷子深”,因为口碑要一个一个传;在工业社会,一个企业强力发布广告,用户都来听,是企业主导用户;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听从用户的要求,原来是企业的广告决定用户的选择,现在是用户的选择决定企业的存亡。在内部,员工开始主导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要靠员工去满足,如果组织再依照之前的正三角思路运行,领导做完决策一级级传达下去,根本行不通。日本企业执行力非常强,他们的文化是“惟尊是从”,上级布置的任务一定坚决完成。但这样的执行与市场是有距离的,因为执行上司意志并不等于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必须依靠员工去创造性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