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全球及中国市场分析:转播权和赞助促进NBA收入上涨,在华需深挖新一代球星影响力以稳固商业版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体产业(600158.SH);力盛体育(002858.SZ);疯狂体育(00082.HK);中国动向(03818.HK);非凡领越(00933.HK);北京体育文化(01803.HK);亚玛芬体育(AS.N)等
本文核心数据:NBA总收入;NBA收入构成;NBA在华授权业务规模等
1、赞助收入和转播权使得NBA总收入不断呈上涨趋势
随着直播与社交媒体互动等数字媒体发展、与体育博彩合作等创新收入模式的成功,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总收入呈上涨趋势。根据福布斯网站调查,除2020年因疫情冲击导致NBA门票销售大幅减少以外,近十年来总收入不断增长,从2012/13赛季的45.6亿美元增至2023/24赛季的113亿美元。
NBA球队的运营收入来自多种来源,主要包括门票销售、媒体交易(转播权)和商品销售。其他收入来源包括赞助、冠名权和豪华套房等。近年来,NBA门票销售收入占比整体呈下滑趋势,从2012/13赛季的27.72%降至2022/23赛季的25.71%;与之对应的是赞助收入的不断上升,从2012/13赛季的6.42亿美元增至2022/23赛季的16.6亿美元。
2014年,联盟与ESPN、ABC和特纳签约合同为期9年、价值240亿美元的转播合同,这将于2024/25赛季结束,自2017年起,NBA每年通过这笔交易获得27亿美元的收入。NBA联盟有资格再次续约,预计续约9年,价值将高达750亿美元,这笔交易将使NBA的转播收入增加到每年80亿美元以上。
注:此处为2022/23赛季收入数据。
2、中国篮球球迷对NBA关注度较高,NBA在华业务广泛
2024年3月,全球市场情报公司标普披露数据指出,高达90%的中国成年篮球观众都会观看NBA,这一数字远高于欧洲甚至美国本土。一方面反映中国篮球球迷对NBA的关注,另一方面表明NBA重视中国市场的营销,从在上海举办的季前赛到NBA青训营,再到与托拉斯、腾讯、安踏和李宁等中国品牌的合作,包括在抖音、腾讯网站上的账号运行,NBA积极地以各种方式与中国球迷互动。
深耕中国市场四十余年,NBA在中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作为NBA最大的海外市场,球迷数量已超过美国。相关数据显示,NBA的中国业务价值达50亿美元,收入来源包括版权转播费、中国赛、赞助和特许经营权等。2020年,因“莫雷事件”NBA在中国经营遇冷。但由于中国市场广阔,NBA联盟不断努力寻求继续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10月,NBA中国副总裁接受采访时提到,NBA在中国的授权业务覆盖面较广,拥有4000+特许商品品类、5000+授权商销售商、8家线上线下NBA官方店铺、280+家线下实体NBA Style和NBA童装店铺;2022年4月,CCTV-5首次复播NBA球队比赛;2024年12月,NBA副总裁NBA将于2025年10月在澳门举办两场季前赛,这标志着NBA在被冷落五年多之后重返中国。
3、NBA不断深耕在华市场,但“粉丝经济”背景下NBA中国市场面临不确定性
在中国市场,NBA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与国内市场的互利互惠关系也在不断深化。例如,2023年8月,控球后卫詹姆斯·哈登在抖音平台进行的直播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场直播中,哈登仅用时五秒便售出了1万瓶J-Harden葡萄酒,其微博直播观看次数更是高达2.7亿次。此类合作不仅凸显了中国篮球迷强大的消费潜力,也充分展现了NBA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商业价值。
然而,当前国内对NBA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粉丝经济”上。从2024/25赛季东西部全明星球员的粉丝数量来看,国内球迷主要支持库里、杜兰特等球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球星在未来三年内面临较大的退役可能,而新一代球星的粉丝数量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未来NBA在华市场的流量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短期退潮,其在华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注:仅列示有微博认证的球员关注数量,括号内为微博ID。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