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低调的网易默默赚大钱 别把不吭声的鳄鱼当壁虎
2014-05-21 10:49:06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前瞻网
此后两人再无太多见面机会。2011年11月初的一个周五,正在上海出差的王小川刚刚拒绝了周鸿祎将360浏览器与搜狗搜索“双剑合璧”的建议,他听说丁磊要去出席一个顶级蟹宴,于是也赶了过去。王小川好奇的是,听说丁磊也拒绝了好友周鸿祎将有道卖给360的建议。他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如果丁磊答应了周鸿祎的话,中国搜索市场也许将因此变天。
觥筹交错之间,王小川先给丁磊戴高帽子,称赞他有骨气,受不了运营商的气,不干SP进军游戏。他刚刚铺垫完毕,正准备说起周鸿祎的事情,丁磊却拿起一只螃蟹说:“年轻人,吃饭的时候别谈工作,你看这只螃蟹这个地方最肥,最好吃了。”生生把问话挡了回去。
“其实我已经有答案了。丁磊他真的是超脱,他根本无所谓在互联网江湖里怎么去排位,怎么去整合资源,他无所谓这些事情。”王小川认为。
其实,丁磊也不是真的不在乎,毕竟通过大平台的战略布局,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这三位创业比他晚的同行,现在却已经跑到了前面。
网易杭州研究院办公楼专门建了一栋有着1500个车位的停车楼,比邻而居的阿里巴巴办公楼却只有500个车位。据说有一天,当丁磊听说阿里巴巴的行政人员专门找过来,希望租借车位的时候,忍不住大笑道:马云,你看你没有高瞻远瞩吧,哈哈哈……他还曾经指着阿里巴巴的办公楼说,过两年,对面那个白色鸟巢楼就会很难看了,而咱们的深棕色楼10年雨水冲刷都不变……
这都是玩笑话,商人丁磊更关心的还是自己能够做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看我们在哪里有优势,而且有硬的需求,能够做出好产品的,然后才会去做。”周枫如此评价自己的老板。
丁磊为自己选择的突破口是移动APP。当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他曾经买了好几百部诺基亚E71手机,配上2G的“巨额”流量送给员工们,让大家一起来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好处。受他的影响,那个时候网易几乎人手一部E71;而后来丁磊又移情iPhone之后,很多员工的装备也换成了iPhone。
2011年,已经是iPhone重度用户的丁磊力主开发新闻移动阅读产品——“网易新闻客户端”,过去一向对门户业务不感兴趣的他亲自参与了这个产品。据当时的网易新闻运营总监吴茂林回忆,丁磊经常会把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自己发现的各种问题发到内部讨论组当中,并责成他们尽快解决。
“这时候我不是老板,我是用户,是评估者,这不决定你是否被提拔,也不决定你是否加薪水,所以你不用害怕。”丁磊笑着和员工解释。不过,对于下属而言却未必如此想,老板无形的压力总是无处不在。
如今,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数已经突破了2亿,日活跃用户数超过了4000万,成为国内最活跃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与此同时,网易门户的营收也取得了高速增长,这让丁磊颇为满意。
2005年,赵莹从《南方都市报》加入网易。此时正处于PC互联网时代,新浪独创的“快速+海量”新闻模式让从传统媒体出来的赵莹深感困惑,一直坚持“有态度”的网易门户试图赶上新浪们飞奔的脚步,却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步履蹒跚。
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赵莹感到形势变了,人们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移动设备上面,而过去行之有效的“新浪模式”也不再那么有效。“我觉得在新的移动时代,媒体的‘深度’和‘角度’会是另外两个很重要的事情。”2013年1月,已成为网易副总裁兼总编辑的赵莹组织了网易门户近4年来最大规模的改版,新首页信息量减少了五分之一,加入了“猜你喜欢”和“聚合阅读”等个性化阅读内容。新版上线头两个月流量有一定的下滑,随后一路上升。一个季度后,流量相对改版前反而上涨了20%。直到此时,赵莹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因为她知道,老板要的就是数据,“我们老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
不过,丁磊过于务实的性格,使得网易往往在需要投入时却不敢大胆投入。2013年是新闻客户端爆炸性增长的一年,由于舍不得花钱做手机预装和推广,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数先后被搜狐和腾讯反超。
他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即时通讯的大战上了。去年8月19日,网易与中国电信成立合资公司并推出即时通讯产品“易信”,力图挑战已经坐拥4亿用户的微信。易信的起步实在太晚,经过发布初期的大力推广之后,就像当年的网易泡泡一样归于沉寂。
我们见面时,丁磊说5月份易信会增加杀手级的功能,“你们等着看吧。”他向椅子上靠了一下说,答案在5月13日中国电信合作开放大会易信分会场上揭晓,易信发布了最新版本,仍然是小清新简洁界面,这个杀手级应用是“问一问”功能:用户将能够通过问答来构建社群关系,随时随地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丁磊还专门研究了最近火爆异常的移动APP“秘密”。“这个破玩意儿,如果你们100个熟人当中有10个人经常上去嘚啵一下,其他90个人就有动力上去了,人都是有围观精神。”他晃着手中的iPhone笑着说道,“易信会成功,我取得成功的意思不是把微信干掉,而是和微信共存。”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