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推进转基因粮食产业化是大势所趋
2012-03-05 15:12:4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全国“两会”已经进入第二天,这一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大昉公开呼吁,应加快国内转基因玉米自主开发,并早日实现产业化。
由于对转基因食品是否隐藏长期危害性难以确认,中国官方始终未允许其商业生产。但黄大昉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目前美国、欧盟部分国家都开始食用转基因农产品,只要严格监管、追踪后续风险,转基因农产品并不值得“闻之色变”。
他介绍,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组织(ISAAA)最近发布了2011年度各国生物技术作物(即“转基因”)种植情况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24种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又增长8%,达到24亿亩,是中国耕地面积的1.33倍;总产值超过1700亿美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目前美国转基因玉米已接近玉米总面积的90%,除大量出口以争夺国际市场,国内也广泛用于能源、医药、饲料和食品加工。其中,2009和2010年度,玉米国内用量为1.53亿吨,其中3340万吨(22.4%)用作食品加工原料,如食用淀粉、糖浆、快餐、软饮料、玉米油等。加之更为普遍生产应用的转基因大豆,不难看出,转基因农产品已经为美国公众广泛接受,并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直对转基因农产品持保守态度的欧洲国家,近年立场也逐步松动。黄大昉表示,据欧盟官方(EFSA)资料,2011年有六个欧洲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面积较上年增长25%,另有20多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获准进口用于加工食品和饲料。
他认为,当前,为了满足国内对玉米、大豆的需求,目前已大量进口的玉米、大豆也是转基因产品,只是在入关时会根据中国的法律进行安全性检测。
黄大昉指出,目前国内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已取得重大突破,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现行审定与安全评价之间缺乏同步配合和协调。他呼吁,农业部门进口制定简化品种审定程序的具体办法,推动转基因玉米的自主研发,同时加快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