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高企 自主车企酝酿涨价
2012-01-20 16:34:16 责任编辑:QZ026 来源:前瞻网
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增速减缓,市场陷入低迷状态。
高企的制造业成本压力亦波及到车市,2012年车市或许即将上演年度反转大戏——改变终年降价运势,转为价格上行趋势。记者多方探查了解到,包括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吉奥、海马汽车在内的数家自主车企已经开始悄然酝酿提价。随着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等生产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车企也需要提价以保利润。
涨价“山雨欲来”
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2011年12月全球所有产业PMI指数升至9个月高点,达到53.0%,服务业PMI指数升至53.2%。而对中国来说,2011年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0.3%,较上月增长1.30%,仍然在高位运行。
PMI指数反映制造业的健康状况。作为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先行指标体系,其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中国企业正面临成本和物价上涨两个最大挑战。
据了解,节后确有一些车型正在酝酿涨价。
长城可能是第一家无法抵御成本高企压力的企业。去年12月20日,哈弗SUV第60万辆车交车仪式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曾表示,每辆哈弗SUV将涨价1000元,未来的产品还会不断涨价。但是,本周二,当记者再次就此事进行追问时,长城公关部一位人士则表态,“这个不是很清楚,应该不会涨价,公司在这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广汽吉奥一位采购经理则表示,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等生产成本以及人力成本都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堪忍受这样的压力。广汽吉奥近日已经向各处经销商下发了涨价通知,此次涨价主要是针对微面产品。广汽吉奥今年来发展势头良好。
据悉,同样要对旗下产品涨价的还包括长安汽车,例如长安之星等。
而在市场上,部分车型的涨价已经“呼之欲出”了。东风日产位于广州的一家4S店某位销售人士表示,店内的天籁车型的确出现了断货情况,由于销量比较好,厂商方面的促销力度在减少,经销店预期会开始减少优惠幅度,“涨价可能会在近期出现”。
而记者在车市调查中也发现,海马汽车的市场价格也在悄然上涨,福美来、普力马等车型的平均涨幅都在数千元左右。
成本压力渐加大
业内人士分析,造成此番车市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各方面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资金和规模都相对于合资厂商较弱的自主品牌。另外,此前进行大幅度降价优惠的一些品牌经销商已提前完成了车厂的全年任务。因此,经销商开始关注利润的提升。
“车市这种价格反弹的现象十分正常。”分析人士认为,“经过2011年底的一轮促销冲刺,大部分经销商已经不用为‘冲量’伤脑筋,同时厂家给出的促销力度也在逐步减少,因此车市整体价格慢慢回升也成为必然。于是,看起来像是涨价了。”
该分析人士认为,造成部分车企“涨价”的原因在于新车上市时的定价偏低,“为了占领市场份额,新车在定价上很多采取的是偏低策略,这造成企业利润跟不上去。如果有几款汽车提价,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但不能说是涨价,而应该说是‘反弹’。”
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哪一项对企业成本上涨的影响更大呢?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人工费用上涨,一部分利润会被抵消,对价格形成一定的上涨压力,但是幅度并不大;至于原料方面,钢铁价格还在上涨,但涨幅不大,因此,目前车企涨价冲动还不大。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